年,谭贵林脱下军装,来到四平市中级人民法院。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再到民事审判第三庭副庭长,他始终坚守在审判一线,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忠诚履行着人民法官的职责。 这些年,谭贵林在处理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棘手案件时,总能准确找到切入点,灵活运用法律,妥善处理矛盾纠纷,不仅能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还能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为百姓排忧解难是我最大的心愿” 年,相关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解散某制药公司的诉讼请求,一审法院判决解散该公司,该公司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经过细致调查,谭贵林发现该公司生产经营依旧正常,还有余名员工。如果公司解散,员工的生活将没有着落。于是他立刻召集各方当事人,了解他们的诉求,并在庭审结束时分别同他们进行细致沟通。在历经了5次调解之后,终于成功化解了该公司的解散危机,保住了余名员工的“饭碗”。 “谭法官想方设法解决公司存在的难题,避免了公司解散。我们又可以继续上班了,谭法官办案真有水平。”案件和解后,公司员工们都对谭贵林赞不绝口。 “为百姓排忧解难是我最大的心愿,只有真心贴近群众,用真情化解纠纷,才能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谭贵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法官的为民情怀。 “妻子当年没嫌我穷,她病了我不能丢下她” 年,谭贵林的妻子突发脑溢血,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妻子的不幸给谭贵林带来了巨大打击,他一边照顾卧床的爱人,一边照顾着上初中的女儿,家里家外只能全靠谭贵林一个人。“如果请个全职保姆每个月得花费七八千元,我也负担不起。思来想去,只能我自己多尽些力。当年她不嫌我穷,如今她病了,我不能丢下她。”就这样,谭贵林15年如一日,一个人默默撑起了这个家。 即使生活得很艰辛,可面对诱惑,他却始终坚守着一名法官的职业道德和底线。他白天开庭审理案件,晚上回家给爱人做饭、洗尿布,还要继续撰写法律文书,从未因为家中困难而影响工作。 “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是选择了责任” 年6月,四平某钢铁有限公司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破产清算申请。经过调查,谭贵林了解到该企业曾是四平市利税大户,设施完备,技术成熟,有工人余名。但是公司受到钢铁行业大环境影响,陷入了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境地。那段时间,谭贵林为此事忙得“脚打后脑勺”,他经常早上6点就到法院,准备开庭资料、进行庭审,中午匆忙回家给妻子喂饭,晚上下班回家,还要撰写相关的材料。在办理案子最紧要的阶段,谭贵林只能让在外地工作的女儿请假回家来照顾妻子。年岁末,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批准该公司重整计划,并终止破产程序。年1月,股东向公司注入资金,这家占据东北钢材市场半壁江山的老钢铁厂迎来了重生,余名职工重新上岗。企业当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贡献税收1亿余元。企业负责人由衷地说:“没有四平中院的依法支持和谭法官的四处奔走,就没有企业的今天。”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从小事做起。做法官也是如此,选择了法官职业就是选择了责任。”这就是谭贵林对自己的要求。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 年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在获奖人群中就有谭贵林的身影。25年来,谭贵林把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他热爱的审判事业,他就像胸前法徽中那坚韧的齿轮、成熟的麦穗一样,辉映着金色的天平。(记者邢天笑) 编辑:郭雨倩崔路伟 主编:张学志监制:于国占 四平日报新媒体中心 猜你喜欢特别策划·老旧小区改造在行动 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我市“老旧小区改造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二 交出写满幸福的民生答卷——四平市稳就业促创业工作走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