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炎北京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057467.html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每个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应该铭记的日子。75年前,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万众瞩目之下,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这是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更是中国人民的胜利。 抗战八年,铜鼓死75人,重伤致残29人!炸毁房屋栋!铜鼓年到年,累计共有名铜鼓热血男儿开赴前线,浴血奋战。全县人民完成国家征借军粮,累计稻谷达14万余石。铜鼓虽然地方不大、人口不多,但是铜鼓人民捐献了一架战机,名为“铜鼓号”上阵杀敌! 抗日战争时期的铜鼓 抗战爆发后,铜鼓人民同仇敌忾,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或募捐钱物,慰劳前方守土将士;或组织民夫,运输军用物资;或集资购机,增强空战能力;或送交粮食,保障军粮供给;或参军参战,卫国守土等等。 年,县城中小学生组成“铜鼓青年抗敌后援会”,上街下乡,宣传抗日,募得银元一百余元。从年到年,全县先后募集法币元,布鞋双,陆续寄送前方。 年成立军运代办所,组织民夫运军需物资,后又组织了各种战地服务队供个,队员人数达人。该年全县合计征服役工日。次年,更上升到日,壮丁平均每人全年服役47.1日,此数尚不包括部队直接拉夫和地方杂役。当年县长吴良材在《施政报告》中记述,“每人每月平均负责劳役8日,沐栉负荷,公差频繁,较任何县份为重。” 为增强空战能力,各地掀起捐款购机的热潮。我县人民为江西献机“赣党号”,捐款法币1万元后,年,在一县一机劝募活动中,县人捐集法币20万元,购机一架,命名为“铜鼓号”,献给前方。 8年抗战中,全县人民完成国家征借军粮,累计稻谷达14万余石。全县青壮年积极参加入伍。年,全县甲种壮丁名,应征入伍者名,入伍率为60.3%,创上高团管区当年配征新兵的最高纪录。年到年,累计共有名应征青壮年,开赴前线,浴血奋战。 铜鼓处湘赣边境的中心地带,属于前线后勤补给基地,是前方的后方。日寇为了切断前线国军的补给,不断对县境进行空袭和侵扰。 九江沦陷后,日机频频窜入我县空域,轰炸和扫射县城及乡村。年9月20日(农历八月初八日)下午1时许,三架日机循修江飞临县城上空,投掷炸弹及烧夷弹数枚。中仑街和下仓街硝烟弥漫,一片火海。县政府机关、县监狱、商铺悉数被毁,39人丧生,62人受伤。25日(农历八月十三日)上午10时许,日机3架从八叠岭上空入带溪境,发现有驻军踪影,立即投弹轰炸。由于山高谷峡俯冲不易,一枚重弹落入河沟,未引发爆炸。 日机往山口方向飞去,未几,突然调回机头,直扑大塅集镇,投弹4枚。天后宫、赖家祠、水尾社、云屏书院等建筑,中弹被毁;死5人,其中包括一名孕妇;伤4人。27日(农历八月十五日),3架日机再次轰炸大塅。黄德顺商号被毁,肖家坝树林,坝子里的成熟水稻大片烧毁。30日(农历八月十八日)上午9时许,3架日机沿找桥入侵带溪上空,轰炸新丰至带溪的交通要道。在冬瓜窝、白马庙、上庙子、龟墩、龙潭等处投弹,河堤、路道、庄稼遭受损失。 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十九日)中午,一架日机低空掠过县城,向排埠方向飞去,几分钟后,返回县城上空,引导9架日机分成3队,各找目标投弹轰炸,并伴以机枪轮番密集扫射。此次轰炸,炸着点误差甚大,一枚投入大塘帅家,当时裕民银行办事处门前塘中,塘鱼尽被炸翻;两枚重磅弹落入距蓝家祠几十米外的稻田中,一弹在田中炸出一二丈多深的大坑,另一弹陷入烂泥深层而引发爆炸。由于射击密集,21人中弹丧命,35人受伤。 年3月至5月,日寇以7万之众进攻南昌。3月17日渡过修水,22日占安义,27日陷南昌。4月下旬至5月上旬,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组织10万兵力进行反攻。相继夺回高安,逼近安义、奉新;夺回向塘、莲塘,直指南昌。5月初,对南昌数度发起强攻,未能奏效,且伤亡重大。9日,蒋介石下令停止攻击。9月,日寇以10万之众,向九战区发起进攻长沙,围攻薛岳。薛令一集团军阻击赣敌援湘,发动了赣西会战。 9月23日,国民党刘正富新十师在奉新甘坊、宜丰找桥一带,与日寇一O六师团一四七联队及伪军0余人连续交战,伤亡甚大,退出战场,撤至我县匡竹休整。25日凌晨,一股日军走修水石街潜至道岭尖,居高临下,向驻扎在带溪境内的沙窝里、天井窝、陡岭下的新十师发动突然袭击。新十师仓皇应战,且战且走,撤至高岭。当晚,日军占宿匡竹。拆民房毁桌椅作柴烧,宰牲畜杀家禽作饮食,放军马践庄稼,无不令人发指。 翌日,日寇获悉国民党新十一师开始向找桥反攻,三十二军的李桃英正向大塅推进,深惧孤军深入陷入重围,仍向修水奉乡逃窜。逃窜时,抢走匡竹农民的牛、猪数头及一些农家财物。败走至龙船岭时,杀害走避不及的赵大燕、赵大茂兄弟。此一带溪战斗,击毙日军1人,伤数人,缴获日军战马1匹,马步枪20余支;我军死12人,伤1人。战斗进行中,当地民众积极帮助国军运送弹药,抢救伤员。战斗结束,帮助安葬牺牲战士的遗体,对被我军击毙的日军尸体,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予以掩埋。 年7月7日上午,全县各界民众召开追悼“七七”抗战死难军民大会。大会宣布,铜鼓人民在8年抗日战争中,生命财产损失统计数。据《江西省区现代地方文献资料汇编》中的有关记载:死亡75人,其中男49人,女26人,儿童5人。重伤致残29人,一般受伤59人。炸毁烧毁房屋栋。损失牲畜,牛19头,54头猪,家禽72余只。财产损失折合法币688.3万元。其中直接损失.7万元,间接损失额达到.6万元。 铜鼓人民抗战大事记 民国二十六年() 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铜鼓县党部编绘《狮吼》画刊,定期张贴县城永宁桥巷口,组织抗敌后援会,发动群众出钱出力,开展救国救乡抗日斗争活动。 8月中共湘鄂赣东北特委派员与国民党南昌行营代表进行谈判,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是,国民党当局无和平诚意,并蓄谋借机进行军事围剿,谈判陷入僵局。武汉行营集中专员吴咏湘(原湘鄂赣省军区参谋长)到达铜鼓,立即命令当局撤销武装,在大塅继续举行谈判,最后达成五条和平协议。 10月根据大塅谈判达成的和平协议,战斗在铜鼓龙门山的中共湘鄂赣东北分区游击大队安全下山,开展扩军活动。铜鼓有多名青年应征入伍,后前往湖南平江嘉义,被编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奔赴抗日前线。 民国二十七年() 年内江西省防空司令部指令铜鼓县政府组建第四十一防空监视队监视日机犯境活动,并在永宁桥上装置一口大钟,瞭望哨监听得知或邻县联防电话预警报知日机过境,立即电话通知监护大钟警察,发出空袭警报钟声。年9月,日本投降签字后,停发警报。 民国二十八年() 夏铜鼓对铜宜、铜修公路特意进行破坏,防御日军进犯;由旅省学生倡议,成立铿锵抗日宣传队,以演唱形式在城乡进行募捐活动。 9月20日日军飞机3架首次轰炸鼓县城,投下燃烧弹,躲入石洞市民惨遭火热高温焖死。中共铜鼓县委组织群众举行游行示威,声讨日军的暴行,并开展募捐活动,支援前线抗日。 9月25日日军一○六师团抵铜鼓带溪新丰烧杀抢劫。同日及27日、30日,日军飞机4次轰炸带溪和大塅集镇。 年内为避日军骚扰,省立武宁乡村师范、赣西北临时中学、第一区义务教育师训所(后改为奉新师范)先后迁入鼓办学。 民国二十九年() 2月铜鼓军运代办所成立,组织民伕人运输抗日军需物资。 4月1日铜鼓鼓时为抗日战争中的“安全县”,敌占区难民蜂涌至县,缺衣少食,生活困窘,特设铜鼓赈济委员会,县长兼主任委员,成立赈济院,下设养老、育婴、残废教养所和难民工厂。 7月全县成立战时个服务队,队员达人,以应抗日之需。 民国三十年() 3月17日日军飞机9架第二次轰炸铜鼓县城,天后宫被日机炸毁,县国民政府驻地均遭焚毁,致使铜鼓县年前档案荡然无存。 4月铜鼓县城民众首次观看无声电影《抗日战争新闻记录片》。 民国三十二年() 1月铜鼓县国民政府密定《铜鼓县战时应变办法》,策定县城沦陷撤退方略,开展游击战斗机宜。 5月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五十六岁寿辰,开展献机祝寿运动,国民党铜鼓县党部为江西全省劝募“赣党”号飞机捐献,卓有成效,省党部转发中央航空委员会电报嘉奖。 7月铜鼓鼓修建“忠烈祠”,供奉抗日阵亡将士灵位,每年7月7日由国民政府县长主持举行公祭。 年内全县组织劝募队,劝募新年劳军款、劳军鞋,慰劳前方抗日将士。 民国三十三年() 1月11日成立铜鼓一县一机运动劝募委员会。初派认献飞机半架,计法币10万元。后第五次劝募会议决定,加献半架,凑成一架,命名为“铜鼓号”。 民国三十四年() 8月15日当晚,铜鼓县城居民获悉日军无条件投降,燃放鞭炮,彻夜狂欢,庆祝抗战胜利。 民国三十五年() 7月7日铜鼓县城各界为“七七”抗战死难军民举行追悼大会,会上公布抗战8年鼓人民损失为:死75人,重伤致残29人,毁房栋,损失财产2亿多元(法币)。 75年过去 如今硝烟散去,祖国繁荣富强 然而,无论时间怎样流转 那段血泪写就的抗争 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伤痕 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随后沦陷 从日军发起侵略的那一刻起 巨大的民族灾难接连不断 那个时候的中华民族 堪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正如国歌里那一句——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然而,我们的先辈们并没有屈服 无数志士离家弃子、不顾生死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 用自己的血肉 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 14年抗战 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代价 超过万军民伤亡 4万难民无家可归 余万劳工被强掳 直接经济损失0多亿美元 多个日夜 中华儿女的不屈抗争 终于迎来了胜利的一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 第一次完全胜利 75年后的今天 我们抬头 便能仰望没有硝烟的蓝天 我们再也无须惊恐 周围响起突然的枪声 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和平的国度 我们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祖国 然而,我们虽生处和平年代 但,仍不能忘记那一场血泪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我们要告诉这个世界 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人民 更懂得和平的可贵 今天,我们缅怀先辈 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 中华儿女,勿忘国耻! 铭记历史 吾辈,当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