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战争中,仅有多万人口的云南省,即出动了3个正规军,总兵力达20余万,为祖国、为中华民族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纪念这些在中华民族抗日御侮神圣事业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健儿,告慰为国捐躯将士的英灵,特作此文以记之。然由于资料有限,本篇只是3军抗战的概貌。 一、国民革命军第60军 (一)出滇抗战 年8月,龙云在南京国防会议期间,于国难当头时,在蒋介石面前慷慨陈词:云南可出兵20万抗日,目前先出1军。月底,龙云回昆明,仅用28天时间,迅速将滇黔绥靖公署所属6个旅、12个团新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0军,以卢汉为军长,赵锦雯为参谋长,下辖、、师,师长分别由安恩溥、高荫槐、张冲担任。军部直属1个炮兵团,1个战地服务团(由青年女学生组成,以徐汉君和胡延璧为正副团长,该团于年元月到达武汉60军驻地)。全军共余人。农历九月九日,60军在昆明誓师,10月初向贵州进发,经曲靖、平彝、盘县、安顺、贵阳、镇远、玉屏、晃县、玩陵、常德,三迄健儿以无畏的精神徒步行军40余日,走了余里路,始抵湖南长沙登车,过湖南,由浙赣铁路东开浙江,准备参加保卫南京。不料南京沦陷,部队又奉命折返南昌至九江,乘轮溯江而驶,于年元旦抵达武昌。驻武昌月余,全军调至孝感、花园、武胜关一带整训。 这时的60军已不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称为“三枪兵”(步枪、烟枪、水烟筒)的云南军队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军容整齐、精神饱满、装备优良的崭新面貌,让蒋介石也怦然心动。该军调往孝感、花园、武胜关一带整训时,蒋曾特令该军“从江汉关码头过渡后,顺江口繁盛市区绕行一周,至江岸车站上火车。其用意是:一方面向驻武汉的外国使节及外商炫耀一番,表示还有一支装备良好的军队没有用到前线;另一方面借以安定人心。”(卢汉语)并委卢汉住武昌路咖山军官训练团团长,调该军团长以上军官到训练团受训,还又将60军列为特种军编制,补充枪枝弹药若干,发给特别费10万元。 驻防武汉期间,60军和战地服务团特邀作曲家冼星海、任光及女诗人安娥为60军谱写了《60军军歌》其词如下: 我们来自云南起义伟大的地方, 走过了崇山峻岭。 弟兄们用血肉争取民族的解放, 发扬我们护国、靖国的荣光。 不能任敌人横行在我们的国土, 不能任敌机在我们的领空翱翔。 云南是60军的故乡, 60军是保卫中华的式装! 云南是60军的故乡, 60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 这首军歌,响亮而又雄壮,颇受60军官兵的喜爱。此后,“云南是60军的故乡,60军是保卫中华的武装”的歌声常常回响在抗日前线,回荡在祖国神州大地。 (二)血战台儿庄 年4月初,徐州会战进入第二阶段时,日寇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向山东南部进逼徐州后方,徐州受到严重威胁。60军奉命开赴鲁南台儿庄地区编入第5战区归李宗仁指挥。李宗仁又命60军归第26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指挥,向邢家楼、陶沟桥、蒲汪、东庄地区集结,作为第二线部队待命。4月22日起,60军依次展开进入阵地。 正当60军向指定地点集结时,在第一线的于学忠、汤恩伯两部已混乱溃退;向左右后撤,形成一个大缺口,日军趁虚蜂涌而至,与我60军遭遇激战。60军乍遇强敌,毫不畏惧,在不到40平方公里(有说20平方公里)的阵地上与敌余人往复厮杀,逐村逐屋争夺,与敌在犬牙交错中对战至4月26日。在与日军激战中,英勇的60军官兵,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民族抗战可歌可泣的诗篇。如师旅旅长陈钟书,素有勇将之名,此次出征,常语部属:“数十年来,日寇欺我太甚,此次出征抗日,已对家中作了安排,誓以死决心报答国家。”在遭遇战中,陈旅长头部中弹,倒在地上,血流如注仍在大喊:“冲锋!前进!”由于伤势过重壮烈殉国。第团团长莫肇衡身负重伤,送其休养途中,他挣扎着以血书道旁石上:“出师未捷身先死”,随即含恨气绝。第团连长黄人钦阵亡后,战友们在其身上发现一封致新婚妻子的遗书,内中写道:“楼寇深入国土,民族危在旦夕,身为军人,义当报国,万一不幸,希汝另嫁,幸勿自误。”最为惨烈者是最先与日军遭遇激战的第师潘朔端团尹国华营,被敌包围在陈瓦房,全营官兵奋不顾身,与四方八面冲来之敌白刃争夺,战至最后仅剩十余人突围出去又遭敌军追击,仅士兵陈明亮一人生还,全营官兵余人壮烈牺牲。 正由于云南子弟兵英勇顽强的奋战,才顶住了日军的进攻,使得我军阵地得到稳固。自4月26日起,60军请示李宗仁后另行调整了战线,将主力师转移至禹王山,师转移至李家圩战线,师转移至东庄战线。27日以后,全军形成了以禹王山为中心,由东庄、火石埠、李家圩、禹王山、枣庄营及其以东的第一道防线和赵村、赵家渡口、古梁王城、房庄、胜阳山、亘泇河西岸之线的第二道防线,两线之间尚有一部分中间阵地,左右两翼又有台儿庄、西黄石山两个有力据点为依托的全军主阵地带。作战任务是阻止日军渡过运河,粉碎其由台儿庄直下徐州的企图,配合友军作战。凭借上述防线,60军从28日起,在禹王山一带与敌拉锯肉搏,战至5月14日,禹王山阵地巍然不动。滇军的苦战让日寇也觉胆寒。日本报纸为此报道:“自九一八与华军开战以来,遇到滇军猛烈冲锋,实为罕见。”日军惧称60军为“南蛮兵”。60军的苦战,有效地扼制了敌人对台儿庄地区的进攻。蒋介石对此甚是心慰,特电卢汉嘉奖:“贵部英勇奋斗,嘉慰良深。……盼鼓舞所部,继续努力,压倒委寇,以示国威。” 是役,60军歼敌1余人,缴获战利品无数。60军自身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计牺牲人,受伤人,其中旅长l人牺牲,负伤1人,团长阵亡4人,负伤3人,营连排长伤之过半。、两师仅能缩编为1个团,与师缩编的3个团合并在师编制内,、两师回云南重新组建。 5月初,日寇对徐州已基本形成合围之势。我第5战区各部队开始撤退。5月14日,60军据长官部命令撤防,18日拂晓,全军撤过运河。傍晚,60军又奉命守卫徐州,掩护第5战区大部队撤退。伤痕累累的60军苦撑了两天,至20日日寇侵入徐州时,60军才最后突出重围。6月l日,全军抵平汉铁路之漂河车站,旋及开驻湖北黄破一带补充休整。 (三)武汉会战期间的60军 年上半年,日寇打通了津浦线,巩固了华北及徐州南京以东占领区后,纠集了12个师团沿长江西犯武汉,武汉会战开始。6月中旬,日军开始进攻武汉的准备作战,先后攻占安庆、潜山和马当要塞。7月,又攻陷湖口、九江,取得了从江南进攻武汉的据点。8月上中旬,日军在长江南北分5路展开了以夺取武汉为目标的外围战。9月,当我军在长江南北与敌激战之时,云南60军奉命调往江南归张发奎指挥,参加武汉保卫战。 张发奎部在江南地区守备自长江南岸富池口、赛桥、阳新、港口、新谭铺、排市、石梯寺东南延伸到木石港地带。其防御布置为:左为国民党第26集团军53军周福成部,守备富池口、赛桥、阳新、港口之线;中央地区为60军(师补充完毕投入战斗,师到是年10月才补完),守卫迹谭寺、张斗岳、排市、石梯寺、汤公泉之线;右为国民党第98军张刚部,守卫汤公泉至木石港之线。总预备队为汤恩伯机动兵团。 南方军队在江南丘陵地带作战,已不同于在平原地区。从9月23日~10月7日,60军在正面约20公里,纵深约8里的地区内,发挥山地作战特长,与日军第9师团恶战15天,并重创日军,使其不能越过富水北进。60军与右翼友军密切配合,粉碎了日寇经崇阳切断粤汉路的企图,对保障武汉政府机关物资安全撤退作出了重大贡献。 60军虽然胜利完成了这次作战任务,但其本身再次在人员装备上都付出重大代价,总计伤亡中下级军官67员,各级战士人。军部又以师并归、两师为作战部队,师再次回滇补充。 10月7日夜,第2集团军第50师、75师接替了60军防线;11日,60军移驻通山寺下镇休整。月底,与开抵鄂境的云南新编成的58军扩编为30军团。30军团辖60、58、新3军3个军。每军两师,58军军长孙渡,辖新编10、11师,师长刘正富、鲁道源;新3军军长以张冲升任,辖、新12师;60军辖(暂缺)、两师。卢汉任30军军团长,时值其盲肠病发乃离开部队前往长沙就医,后因长沙大火,又转送贵阳。故军团长由高荫槐代,然高亦病留长沙,部队仍由张冲指挥,军部由参谋长赵锦雯照料。 10月25日,日军进占武汉。为巩固武汉外围,长江南岸日军先后向岳阳、崇阳推进。11月2日,30军团奉命进至崇阳城东北郊高地崇武公路东西之线,构筑防御阵地,阻止日寇南侵。58军在左,新3军在右。58军新10师与第11集团军第4师连接,占领蛇山、孙家山、巴礁之线;新11师左接新10师,占领白杨林、冲天鹤之线;新3军新12师左接新11师,占领赵家冲、大树林、九爬岭、镜面山、祖居寺之线;师左接新12师,向左横越崇武公路路口、洋港岩、马鞍山、得意岩之线。张冲指挥师为总顶备队(师刚由阳新作战下来,暂归新3军指挥)。11月4日,日寇开始向30军团防线进攻。由于卢汉、高荫槐均不在军中,孙渡、张冲两位军长不能进行必要协作,甚至在战斗中发生争执;而部队除师外全都是新兵,一些中下级官佐也没有作战经验;再加上上级指挥系统更迭繁多,初是陈诚指挥,继而是张发奎,后又归汤恩伯,这给部队造成了许多混乱。30军团在这种乱糟糟的情况下与敌接战,漏洞百出。如新3军新12师不按作战布置到达指定地点,使师与新11师之间出现空隙,日军一部得以乘隙而入我军后背,新3军在慌忙中退居九宫山,致使敌军全部压在58军四面。58军军、师、旅、团间闹整扭,新11师代理师长马崟(鲁道源因故离职)所部甚至在临阵对敌中散漫无纪,自由行动;新10师刘正富不遵军部命令进入阵地,战斗中又擅自率部撤退,等等。因而,崇阳之战,滇军打得很差,丢失了阵地,又背上了迭失名城崇阳、通城的臭名。滇军主帅也为此而受蒋介石处分:孙渡督率不严,记大过一次;张冲指挥失当,革职留任(先是决定革职枪决,后经龙云、卢汉说情,才改为革职留任)。接着,龙云又将张调回云南,以高荫槐兼新3军军长);马崟撤职查办,新11师番号撤销(事后孙渡也代马崟向蒋介石求情并请保留新11师番号,获默许后方才恢复)。这是60军出滇抗战以来唯一没有完成作战任务的一场败仗。 11月中旬,部队撤至翁江,续移浏阳、醴陵整补。12月,龙云向蒋介石要求,将第30军团扩编为集团军。经蒋介石批准,第30军团扩编为第1集团军,以龙云兼任集团军总司令,卢汉为副,代总司令职务,归第9战区长官薛岳指挥。龙云以薛岳在红军长征时,任过滇黔绥靖公署副主任,隶属过自己,今反归其指挥,面子上过不去,乃要求蒋介石改委卢汉为总司令,高荫槐副之,并以高代行总司令职权。60军以安恩溥任军长,辖(暂缺)、师,师改归新3军建制。 (四)南昌、长沙会战中的60军 年2月,日军为占领南昌,切断浙赣路,切断皖浙方面中国军队的主要联络线,以3个多师团兵力在空军配合下发动了南昌战役。中国第9战区和第3战区部队,在外围与市区同进攻之敌激战,3月27日南昌失陷,日军继向奉新、高安西南挺进。第1集团军奉令由鄂调赣火速驰援。经浏阳转铜鼓、修水、九仙汤,于3月29日赶到奉新、高安西南地区,出敌侧背,迅速投入战斗:58军在潦河南岸,60军在湘赣公路以北米峰东南地区狮子山、莲花山一带,与敌激战四五日后,敌攻势受阻与集团军对峙。 南昌为江西省会浙赣南浔铁路交汇点,此城轻易失守,使浙赣路中断,对抗战全局影响极大。蒋介石对此极怒,将第9战区副司令、19集团军罗卓英撤职查办,旋又责令其戴罪立功收复南昌。4月中旬,罗指挥左、中、右三路大军反攻南昌。第1集团军为左路,攻击靖安、安义、奉新之敌。在反攻中,师曾配合新10师连克北塔徐、白马庙等地。 在我军反攻南昌时,日寇利用空军助战,到处狂轰滥炸,并不顾人道,滥投毒气弹,拼力死守,敌我双方激战在南昌东南地区。我军曾一度攻至城郊,然多日未克,伤亡较重,便退回原防守备。 7月中旬,9战区为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决定向日军发动有限性秋季攻势。滇军奉命以师攻击安义潦源山,师攻击奉新城,新10师攻击雷王殿。由于受敌空军及优势火力压制,出击部队官兵伤亡较大,部队又返回原防。此间,师为断安义、奉新间敌军之联系,以利于攻击奉新,特由师部参谋1员,率电台1部,步兵1排,指挥4个连组成1个加强营,进出于安义奉新间截击敌人。该营与当地人民的关系搞得很好,消息较灵通,在人民群众的协助下,两次击溃敌人扫荡部队,受到罗卓英的嘉奖。 年9月,日军用10万余兵力在海空军配合下第一次进攻长沙,企图消灭粤汉路方面中国军队的主力。第5战区长官部为确保湘北主力军侧背安全,以便诱敌深入到长沙近郊歼灭,责令第1集团军附属新15师,阻击赣敌之援湘。从9月中旬至10月初,第l集团军在杨公圩、甘坊、找桥等地与日军恶战20余日,成功地阻止了4万多敌人窜犯湖南之企图,保障了长沙附近与敌主力决战友军侧背的安全,对我军第一次长沙大捷起了一定的配合作用,集团军为此还获战区司令薛岳电报嘉奖。 10月6日,第1集团军调万载县整补。11月底,又奉令重返奉高前线投入守备战,与敌在赣北锦江南北对峙作战近1年。 (五)防守滇南 年9月,日军自越南海防登陆,进占河内,并侵占莱州、老街、谅山各地,围绕我滇南边境部署兵力,窥伺我滇南边境。龙云即向蒋介石要求,调回在江西的第60、新3两军,以加强滇南防线。蒋介石只准许调回60军第、师(师在年5月重建,由滇开抵赣北投入奉安守备战)回滇,成立滇南作战军,以卢汉为总司令。年底,滇南作战军总部改为第1集团军总部,并由昆明移驻蒙自,原第l集团军总部改为副总部,高荫槐任副总司令,指挥在江西的部队。总部设置第一、二路军指挥部,龙云拨省内新建7个旅中的6个旅归卢汉指挥,以60军军长安恩溥兼第一路军指挥,辖、师和新建第1、3、6旅;张冲为第二路军指挥,辖第2、4、5两旅,沿滇越边境之河口、屏边、金平、个旧、建水一带防守。年2月,60军自江西抵达蒙自,军部驻响水河(后移驻新安所),、师分别驻防蒙自冷水沟和屏边新现一带重点防区。 我军防守滇南的作战指导思想是:首先根据昆明行营的指示,彻底破坏边境通越的各条道路,阻绝滇越交通。并选择险要地点,构筑国防工事,抗击来犯之敌。第1集团军采取持久防御的战略,利用滇南的险要地势,山岭重叠及红河萦徊的天然屏障,严密封锁各个隘口;坚壁清野,沿国境选择要点,构筑主阵地带及前进阵地工事,部置兵力,作大纵深的配备,使敌人机械化部队无法运动。同时发挥我军长于山地作战的优势,阻击消灭敌军于我主阵地带前沿之外的纵深设防地区。阵地万一被突破一点,立即使用预备队封锁突破口;并采取前后夹击的战术,适时使用第二线兵团,左右合围,全歼窜入之敌。同时,与第9集团军关麟征部密切配合(关部驻防滇越铁路以东文山、西畴、马关等地),互相协力,确保滇南国境之安全。自年12月,昆明行营下令在滇南构筑国防工事起,至次年5月,第1集团军完成了主阵地带工事。敌我双方处于积极备战状态。 由于我军早用滇南险要地势进行了严密防范,日寇虽陈兵滇越边境,虎视耽耽,但终未能越雷池一步。从而有力地支援了滇西抗战,阻止了日军越过滇越边境进入蒙自直逼昆明,动摇我抗战大后方的企图。 年5月,卢汉奉命成立第1方面军,卢汉任方面军司令,辖第1、第9两集团军5个军,其中60军增编了第21师(原步兵第4旅邱秉常部)。7月,为策应滇西远征军反攻的胜利进展,方面军在固守阵地的同时,对越北边境之敌实行有限目标攻击。60军师一部参予了攻击。我军这次出击,攻占敌军大小据点20多处,士气高昂,军威大振。正当方面军准备大规模向越北日军进攻的时候,日寇宣告投降,方面军奉命开赴越南,接受日军投降。 (六)入越受降 年8月20日,蒋介石电令卢汉以第1方面军司令官的身份任越北部日军的受降官,指挥第1、第9两集团军和1个独立师,两个暂编师,负责接收越南北纬16度以北地区。从9月1日起,卢汉令所属各部队由原驻地向越南推进。60军由金平、屏边、那发经越南老街、莱昕、富流至河内,随后再推进至北纬16度之线以北的顺化、土伦一带,负责解除夫炎、助波、越曾以南至北纬16度之间日军海、陆、空各部队的武装,并接收该区内的物资及设置机构。 9月28日起,全面接收工作开始。方面军所属各部分别解除日军武装,接收日军军用物资及机构。受降日军除解押广州战犯名外,共计人。年4月,投降日军全部遣送回国。至此,受降工作基本结束。60军8年抗战胜利结束。 二、抗战中的国民革命军第58军 (一)出滇之初 年7月,云南又新编了国民革命军第58军,人员编制,武器装备与60军相同,军长孙渡,下辖:新编第10师,师长刘正富;新编第11师,师长鲁道源;新编第12师,师长龚顺壁(后任张与仁)。军司令部之编组有参谋、副官、军需、军法、军医、军械六处。直属部队有特务、工兵,通信各1营、骑兵1排、医院1所,1个战地服务团。还有由国民党中央政治部配属的军政治部。 58军编成后,于年10月由滇出发开至前线,抵湖北崇阳。经龙云向蒋介石请求,与60军合编为30军团3个军(58军辖新10、11两师),旋即改为第1集团军。合编刚刚完毕,部队就参加了武汉会战的崇阳之战。尔后隶属第9战区薛岳指挥,参加了南昌会战,反攻南昌、赣北秋季攻势,第一次长沙会战甘坊找桥之战和锦江南北岸等战役。 年9月,60军由江西调滇,第1集团军在省外前方部队从此只剩下58、新3两军。年底,第1集团军总部在昆明成立,省外总部改为副总部,高荫槐任副总司令。这时期58军新10师师长刘正富调60军任副军长,遗缺由高振鸿继任。新11师师长鲁道源升任58军副军长,梁得奎升任新11师师长。 赣北锦江南北岸战役后,58军奉命归第9战区司令薛岳直接指挥,调湖北永安市整补,旋调平江南江桥接友军九岭之防务;新10师布防九岭、界上之线,新11师布防新桥、月田之线。 九岭乃湘鄂战略要隘,敌占此地可进窥平江、浏阳,威胁长沙,故而十分重视,曾在年12月初,以步炮联合的加强联队,在空军掩护下,突向我九岭新10师阵地进攻,九岭一度失守。58军全军据力反攻,将入侵之敌全部击溃,九岭阵地得以巩固。是役新10师师长高振鸿因指挥无方,畏缩图逃而被解职,师长由鲁道源副军长兼。此后,58军与敌对峙于九岭、麦田、白羊田之线。 (二)58军在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中 年9月,日军为了打击中国在湘北战场上的野战部队,排除其占领地岳阳、武昌的威胁,调集了13万人分三路第二次进犯长沙。9月7日始,日军进犯大云山。 大云山是幕埠山支脉,位于湖北岳阳浦圻间粤汉路南端,周围数十里,崇山峻岭,昌水横贯其间,北握粤汉铁路,南瞰忠坊桃林,西可威胁岳阳。为保此要地,58军奉令立即进攻窜据大云山之敌。全军即由南江桥一带进至板桥地区,向分据大云山鸡婆岭、草鞋岭、长安岭、甘田一带的敌人猛烈进攻。8日,新10师30团由黄岸市攻占长安桥后,与新11师32团协力攻占茅田,敌不支,纷纷退守鸡鸣山。58军乘胜追击,敌伤亡甚大,退守大云山。58军连日反复进攻,先后攻占敌盘据之山岗与阵地而与敌对峙。13日,58军指挥所推进至长安桥。敌反攻,敌我激战数日,敌伤亡愈大,乃转移目标南窜杨林街,袭击21军友军阵地。 17日,敌主力分路渡犯新墙河,18日突破新墙河防线。我军主力向南转移,乘日军渡犯汨罗河时,分头予以侧击。58军主力由黄岸市向西挺进,侧击敌人,先后攻占登龙桥、关王桥、大荆街等地。19日,日军渡泊罗河,我军逐次予日军消耗后即向捞刀河、浏阳河决战地带转移。58军则跟踪敌后,袭击敌据点、仓库、积极破坏摧毁敌后方交通通信。26日,日军分途进至捞刀河畔,企图分途包围长沙,我军陆续由平江、浏阳、株州、益阳等地合围进犯长沙的日军,展开猛烈围击。同时,江、浙、皖各地中国军队先后向当面的日军发动攻击,致使日军无法转用兵力。加上日军的后方连络被58军等部切断。10月1日晚,日军开始向北溃退至新墙河以北。58军奉令回移南江桥一带整补。 年底,日本为牵制国民党军队策应盟军在广州香港方面的作战,并企图打通粤汉铁路,解除太平洋西岸陆空威胁,纠集7万多人发动第三次长沙会战。12月23日,日军兵分八路渡新墙河,来势凶猛。24日突破新墙河防线,26日渡泊罗河,29日至新开市、大娘桥。31日,日军各路先头部队到达捞刀河、浏阳河中间地区,其右翼向浏阳河畔金潭渡、仙人市各地推进,左翼向左旋回对长沙外围进攻。自年l月1日起,日军向长沙猛扑,国民党守城部队奋勇应战,同时岳麓山炮兵适时以火力支援,予日军以重创,崖战4天,阵地屹然不动,日军攻势顿挫。其后,中国军队以10个军的兵力,由四面八方,实行总反攻。日军以死伤惨重,后路断绝,士气颓丧无力挣扎,乃于4日晚突围北窜。 58军自12月23日起奉令与敌转战于新墙、泊罗、捞刀河之间。当敌由长沙溃逃武汉时,58军复奉令督同友军21军追击。追至福林西北,扼据湘鄂大道之要隘影珠山地区,南堵北溃之敌,北击南援之敌(日鄂南援军遭其它中国军队阻击几乎全部被歼)。从1月7日至11日,58军与敌血战近5日,使敌遗尸近千,抛尸弃械而北遁,并缴获敌人野炮一门,步枪手枪30余支,马20多匹,军装物资,电台等数百件。58军亦伤亡千余人。 13日,日军残部渡过泊罗河,至15日晚,新墙河以南日军残部全部肃清,我军恢复了战前态势,取得了第三次长沙会战大捷。是后,58军奉令由战地转移至酸陵、黄獭咀及湘潭、株州地区整补训练。第三次长沙会战是中国军队在日军突袭珍珠港后在中国战场上的第一次攻势,也是同盟国在太洋战争初期一连串失败中首开胜利的记录。蒋介石曾得意地说:“此次长沙胜利,实为七七以来最确实而得意之作。”58军影珠山阻敌战,乃此作组成部分之一。 (三)浙赣、常德、长衡会战中的58军 年4月,日本东京、横滨、名古屋等处遭盟军空军轰炸后,民心惶恐,社会骚动,益觉战争前途之危殆。日本为了安定民心,掩饰失败,并减轻其本土被空袭的威胁(日军觉得衢州国际机场对其是一巨大威胁),竭力抽调10余万兵力,发动浙赣会战,企图与赣中之敌打通浙赣线。5月15日,浙江之敌沿钱塘江西岸进攻,连陷金华、衢州、江山、玉山、广丰;赣中之敌一部,沿浙赣线东进,陷进贤、贵溪,与浙中之敌会师。同时,南昌敌之一部,也由赣江东岸南进,沿途击破江西保安团队之防线。58军奉令由湘调赣赴战,于6月2日驰达赣中丰城附近,阻敌南下。军部以新10师及新11师之一部据守丰城,主力占领白马塞、张家冲之线构筑阵地。江西保安部队协守中林山、仙姑山及其东南附近高地。5日,敌先头部队与我警戒部队接触。6日,敌军一部攻白马塞,另一股敌攻仙姑山及其东南高地,仙姑山失守,白马塞战事转烈。58军英勇战斗至8日,伤亡甚大,遂以一部坚守阵地,主力转至桥东、秀水防守。敌逐转攻临川、崇仁,陷临川。58军遂与敌转战于临川、崇仁、丰城间。7月2日,祟仁方面敌余人西犯新10师阵地,该师与敌展开激战,大挫敌之攻势。敌以伤亡大,乃迭增援,战事转剧。5日,战事延至樟树镇东南荷湖圩附近,全师忽被敌后续增援部队包围进攻,全师奋起力战,始冲出荷湖圩。6日,敌陷樟树镇,8日,南犯新淦。适我战区大部援军从敌后追来,敌方溃败逃遁。 8月中旬,中国军队开始反攻,很快收复了贵溪、衢州等地,浙、赣境内基本恢复到5月前的态势。这次会战,正如何应钦将军所言:“敌军以十余万之众,原图永占我东部沿海各地,以掩饰其败征而削弱其本土空中之威胁,卒至损兵折将败象益彰,计划被我完全粉碎,且敌此次使用部队达十余单位之多,其东拼西凑力量枯竭之情形可以想见,其崩债期实已不远。”(《对五届十一中全会军事报告”》) 浙赣会战后,58军奉令初驻新淦,继由新淦调驻分宜、宜春地区整训。 年,第1集团军师级以上人事更动较大,高荫槐副总司令调职,58军变动如下:军长孙渡升任集团军总司令;鲁道源升任58军军长,梁得奎升副军长,军部参议侯镇邦调任新10师师长,兵站分监萧本元调任新11师师长。此期,国民党中央政府以58军迭著战功,令增配野战炮兵1营、高射炮兵1营、辎重兵1团、骑兵1连、医院1所;同时,军部并请准成立——干部训练总队,分期轮训全军文武干部,充实军力。 年11月,日军为截断国民党川、鄂、湘间连络,打破国民党反攻准备,企图占领湘西北门户之常德,以掌握洞庭湖全部资源,便纠集了10万兵力,从11月2日开始发动了常德会战。战初,日军连陷南县、公安、松滋、石门、澧县。24日,日军一部逼近常德,围攻6战区守军57师余程万部,余师奋起抗敌,全师牺牲殆尽,余程万只身弃城逃走,常德失陷。蒋介石在震怒中令9战区薛岳派军攻复常德。28日,58军奉令与第4军、20军向西驰援攻常德。58军从江西分宜、宜春驻地出发,于12月2日星夜驰抵常德南之石门地区,3日,第4军到达桃源,第20军到达汉寿。敌得手常德后,由于我空军连日轰炸,伤亡不少,运翰路线,水陆运载工具、仓库、渡口、基地多被炸毁。9战区各增援军陆续到达湘西后,日军被迫开始北退,但仍以一部据守常德及其附近沅江之南北岸。西援各军,遵长官部令,以58军主攻,第4军为左翼,20军为预备队,于5日凌晨,向沅江南岸之敌全面展开猛烈进攻。守敌以陆、空联合,凶顽抵抗,血战至10日午夜,我军攻势益猛,敌渐不支,主力开始纷渡沅江北退。58军以全部炮兵及友军配合之炮兵,掩护新10师、新11师,于11日拂晓由德山市强渡沅江,猛扑常德,与其外围之敌奋勇激战至11点方才突入常德市区,进入市区后,又与拼死顽抗之守敌展开巷战,至12点,敌终以伤亡惨重狼狈北溃。新10师占领常德阵地,新11师全力追歼北溃之敌。午后,常德完全收复。同时,第6战区各部队也转取攻势,先后收复南县、安乡、澧县、松滋、公安等地,至12月底,终于恢复了战前态势。 这次会战,58军以收复常德卓立战功而获9战区司令薛岳电报嘉奖。军长鲁道源还以战功显赫赴长沙长官部面报战斗经过。重庆的新闻记者、同盟国的武官还曾前往常德视察。为在国际上提高我国声誉,国民党有关部门还专门为此“拍了一幕攻克常德的影片。”会战结束后,12月28日,58军由常德返回江西分宜、宜春原防。 年夏,日军为了开拓大陆交通线而与南洋连络,以缓和国内厌战情绪及牵制中国军队协同盟军对滇西缅北的反攻,于5月间纠集了17万兵力,由湘北、湘西、鄂南发动以长沙衡阳为目标的攻势,展开了长衡会战。日军以7个师团为第一线部队,分三路南犯。正面日军强渡新墙河、汨罗河直趋长沙、株州,左翼日军第13师团突破通城我军防线,向平江、浏阳与左翼之敌构成钳形攻势。日军第二线部队跟续南进。9战区各部遂与敌展开激战。 6月3日,58军遵长官部命令携21军及师与99师,进攻浏阳及浏阳河南岸之敌13师团。4日,58军向跃龙市、浏阳进攻,21军向江背、小女市进攻,将敌压迫退守浏阳河北岸,敌我据河炮战。7日,新3军师奉战区令,由赣北调浏阳参战归58军指挥。9日,敌13师团乘大雾偷渡浏阳河,突破58军防线,窜趋萍乡。58军(附师)收整部队后继续追敌之尾至萍乡。适正面日军攻陷长沙(19日)与其右翼会合围攻我军事重镇衡阳,8月6日,敌陷衡阳,窜犯湘、赣、粤。此间,58军紧咬敌13师团及27师团之一部并与之转战于醴陵、萍乡、莲花、枚县、茶陵、资兴等地。9月,师调回江西新3军。11月,58军奉令屯驻郴州、资兴。11月28日复奉令赴宁冈、井岗山、遂川堵歼由赣江西岸南下之敌,激战获胜后,全军即屯驻宁冈、遂川地区整补。旋调安福、永新整训。 是役,58军与日军第13师团等部转战在我9战区各地,广大爱国官兵热血奋战,前仆后继的精神是值得赞誉的;但伴随着整个战区中国军队的溃败,58军的抗敌也未建奇功,自身却损伤三分之一的力量。 (四)在湘赣粤边区抗战的58军 日军自长衡会战攻陷长沙、衡阳后,即以一部南下粤汉路,会合由广东北上之敌,打通粤汉铁路,主力沿湘桂线西陷桂林,继陷贵州独山。年初,日军在湘赣粤边继续进攻,其中一路由湘之茶陵、枚县、莲花进犯永新、遂川,与我58军各部激战于高陇、沙市、澄田、遂川等地。58军将士以寡敌众,反复与敌冲杀,伤亡甚重。日军先后攻陷高陇、沙市、澧田、永新、遂川。2月中旬至3月初,58军全力反攻永新、遂川,光复了两城,全军遂进驻永新、遂川。 年初,世界局势发生急骤变化,盟军在欧洲战场节节胜利。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苏联红军准备参加对日作战,出兵东北。日寇在我国军民和盟军的强大进攻中已完全陷于孤立,处于最后挣扎的境地。日军大本营为了应付美军在日本本土和中国大陆沿海登陆作战,并准备对付苏军在远东的军事行动,命令中国派遣军务必迅速撤离湖南、广西、江西及湘桂、粤汉铁路沿线占据地区,将兵力转运到华中和华北去,并准备对苏作战,国民党军发现日军有缩短防线的迹象,即以各部堵截日军。 7月初,湘赣粤边区之日军,亦沿赣江北撤。7月6日,赣州方面的日军,以右纵队循赣江南岸,主力与辎重循赣江北岸大路,以左纵队循赣遂(赣州至遂川)公路北撤。9战区长官部立即电令战区各野战军,严密堵、截追击北撤日军。12日,58军奉令开安福、天河地区备战。以新11师控制天河及其以东地区,构筑工事,积极备战;新10师置于安福东南地区为机动部队;以师(是年2月调归58军指挥)一个团守备吉安,主力沿禾水南岸布阵待敌。 7月24日,沿赣江及其两岸北退之敌先头部队约余人与58军警戒部队遭遇激战。26日,敌迫近禾水,兵增至余人,以密集炮火掩护其步兵泅水强渡。师在与敌激战中伤亡甚多,被迫转移。日军突破禾水。58军转守吉安城。从28日至30日,58军各部顽强抵抗着四面攻来之敌,以惨重的代价压倒敌焰而迫其后撤,吉安得以安然。将士们的英勇奋战,获得了战区司令薛岳的电令褒奖。 吉安保卫战结束后,友军37军接防吉安。58军又奉命立即追击由赣江北退之敌,师向赣江西岸之敌追击,新10师由吉安渡江,向赣江东岸之敌追击,新11师随军部沿赣江西岸向峡江进击。正当将士用命,加紧追歼日寇之际,日本正式宣布投降,赣江两岸追击日军战斗遂告结束。师又调归新3军。 (五)华中受降 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重光葵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上签署降书。中国当局指定了15个受降区。第9战区司令薛岳被指派为华中地区受降主官,负责接收日本侵略军第6方面军司令兼第11军军长笠原幸雄所指挥的部队的投降,受降地点在南昌。薛岳转命58军军长鲁道源为南昌区受降官,接受南昌区日军的投降。 南昌是江西省会,是江西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古有“襟三江而带五湖”的描述,为我国中南重镇,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当时为日本侵略军独立第7旅团驻守。58军奉命后,即遣新10师先进入南昌城,军司令部及新11师亦随后进入南昌。就在这时,中国陆军总部转来蒋介石的命令,谓:江西省政府主席曹浩森率领省政府人员由重庆前来南昌接收政权及日军物质,命58军协助。为了部署接受日军投降和协助江西省政府接收,58军在举行受降仪式之前,即召集笠原幸雄和他的参谋长及其所属师、旅、团长等人员开会,规定在南昌的日俘和日侨的集结地区,给养供应,收缴武装的日期,兵器存放的地点等问题。日方顾虑日俘解除武装后惧怕我国人民报复,要求准其持木枪和木棒在集结地区警卫。我方答复:我国人民有我方进行教育说服,不使发生报复行为,所请不准。日方又提出:日军军官的佩剑,许多是祖传的纪念品,请免予缴交。我方答复:“不行!”总之,在会上我方如何规定,日方只能答复“是”,而不敢说半个“不”字。 16日,受降仪式在南昌城内洪都大礼堂举行。与会者有我58军各部队主要负责人、新3军副参谋长陶任之、江西省政府主席曹浩森及省政府各厅、处长,英、美盟军武官、各界社会人士、中外记者、拍摄电影人员等。12点,在军乐和鞭炮声中,受降典礼开始,日军代表以笠原幸雄为首的人,由我方人员指引,徒步进入会场,恭恭敬敬地向鲁道源行鞠躬礼,然后,双手呈交投降书,全场顿时欢声沸腾。鲁道源接受投降书后,简单地向笠原幸雄等讲了话,略谓:日本侵略中国8年,使我国人民遭受空前灾难。现在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望日军按照规定行事,不要违犯纪律。笠原幸雄立正听令,答复“是!是!”然后,又恭恭敬敬地鞠躬,默默地退出会场,而呈死灰色。仪式在军乐鞭炮和热烈掌声中礼成。 8年来,日本侵略者铁蹄所至,烧杀抢虏,奸淫妇女,无恶不作。我军官兵同全国人民一道浴血抗战,日夜盼望胜利,得以重建家园。我方官兵今天亲眼看到日寇头目俯首投降,感到说不出的欢喜,都说:“也有今日!” 受降仪式后,58军驻南昌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江西省政府接收政权及日军所缴物资,11月任务完毕。至此,58军抗战也胜利结束。 三、抗战中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3军 (一)新3军由来及第1集团军序列 年7月,龙云到汉口参加军事会议,请求蒋介石批准将60军扩编为军团,以云南新编成的第58军开来武汉合编为3个军。经蒋介石准许,委任卢汉为国民革命军第30军团军团长。年10月,孙渡军长率58军由滇出发开至前线,抵湖北崇阳,与在该地的60军扩编为30军团3个军,即60军、58军、新3军。新3军系将60军之一师与58军之一师抽出,合编而成,军长以师师长张冲升任。对于新3军具体由哪两师合编而成,人们的记述、回忆,不尽相同,有说由师与新12师合成(见《云南文史资料》第20辑李佐:《关于滇军沿革和60军历史变迁概况》一文和第27辑鲁元:《国民党58军及11兵团简史》一文);有说由师与新12师合成(《云南文史资料》第6辑,胡俊:《近20年来云南地方军队概述》一文和第20辑余建勋:《滇军第1集团军8年抗日重要战役纪要》等文)。据作者考证,新3军此时应由师和新12师组编而成,后一种记述是准确无误的。之所以有前一种误录的出现,是因为30军团合编事宜刚刚完毕,部队就参加了武汉会战的崇阳之战,60军的师刚由阳新作战下来投入崇阳之战,就暂归新3军指挥,为总预备队置于新3军附近。崇阳之战结束后,师才改归新3军建制。师则归还60军建制。新3军军长张冲因被处分而调回云南,由代理军团长高荫愧兼任新3军军长。 崇阳之战后,第30军团撤至瓮江,续移浏阳、醴陵整补。12月,经龙云向蒋介石请求,第30军团扩编为第l集团军,龙云兼任集团军总司令,卢汉为副,旋及龙云辞职,卢汉得任总司令,高荫愧为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权。这次整编部队废旅缩编为每师3个团,兵站支部则扩编为兵站分监部,整编后集团军的序列如下: 第1集团军总司令卢汉,副司令高荫槐,参谋长赵锦雯,兵站分监龙翔,警卫团团长黄愚生,山炮兵营营长和汝泗,通讯兵营营长陈剑虹,医院院长苏树声。 第58军军长孙渡,新10师师长刘正富,第28团团长常正学,第29团团长苏茂武,第30团团长魏沛苍;新11师师长鲁道源,第31团团长张子佐,第32团团长李珧,第33团团长王灿坤。 第60军军长安恩溥,第师师长郭建臣,第团团长田福五,第团团长戴永康,第团团长杨炳麟;第师师长万保邦,第团团长曾泽生,第团团长杨洪元,第团团长余建勋。 新编第3军军长高荫槐(兼),第师师长杨宏光,第团团长潘朔端,第团团长张仲强,第团团长段家珍;新12师师长张与仁,第34团团长张元武,第35团团长冯天祥,第36团团长邱秉常。 第1集团军经上述整编后立即投入了南昌会战、反攻南昌、赣北秋季攻势,第一次长沙会战和锦江南北岸等战役。在此期间,薛岳、罗卓英先后到集团军部队视察,对高荫槐、孙渡、鲁道源、杨宏光进行拉拢。赵锦雯也乘机向薛岳活动新3军军长之职,遭到龙云反对,龙云又向蒋介石提出以杨宏光升任新3军军长,李文彬任师师长,得蒋介石允准。但第l集团军内部从此发生了分化。 年9月,第60军由江西调滇,新3军与集团军总部亦调往平江整训。年底,集团军总部在云南成立,省外总部改为副总部。(年,省内总部改为第1方面军总司令部。省外副总部又改为总部,高萌槐调职,孙渡升任总司令。)这时,滇军内部分裂尤为突出。先是卢汉因病离开部队往长沙治疗,遇长沙大火,医院。由于病势缠绵,经蒋介石准许回昆明休养。此后数年内,集团军总部(或省外副总部),系由高荫槐负责,而高对人事、经济都无权过间。部队人事调动,常常由卢汉亲信警卫团团长陇耀向昆明提出建议,不经高荫槐即由卢汉电令更换团、营长。陇耀成为掌握部队人事的核心人物,这引起了高荫槐强烈不满,常常说:“帮卢家老板看铺子,看了好几年,这些小哥弟在乱搞。”部队也由此出现了派别分歧。薛岳摸到云南军队内部情况后,不断地对高荫槐、鲁道源、李文彬、张与仁等高级将领进行拉拢、挑拨分化。龙云知道在外滇军的变化后,即向蒋介石提出:“调换李文彬、张与仁,以播朔端任师师长,邱秉常任新12师师长”,得蒋介石批准。但薛岳不许调换,高荫槐也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辞,照薛岳意旨执行,不准播朔端、邱秉常到职。这时,正值新10师失守九岭阵地,薛岳拘捕了新10师师长高振鸿,交军法处审判;又借警卫团团长陇耀杀死王世高妻子事件,判处陇耀徒刑10年,排斥了一些亲龙、卢的将领。此后云南在外军队内部更加混乱。 年,龙云不甘心省外滇军的分化,又向蒋介石提出:撤换高荫愧,以孙渡继任集团军副总司令,鲁道源任58军军长,余建勋任师师长,唐宇纵任新12师师长,以此笼络孙渡、鲁道源。蒋介石均予以批准。随后,高荫槐调军事委员会参议,从此离开了滇军。 (二)新3军在江西湖南战场 年3月,第1集团军副总部及新3军又重返赣北奉高前线,新3军接替友军锦江北岸奉高阵地守备任务,与敌对峙。 年9月,日军向9战区发动极其猛烈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时,在赣北的日军,为牵制第9战区兵力转用,以一个联队以上兵力向新3军防线进攻,重点指向新12师湘赣公路方面。新3军将士英勇作战,顶住了日军的进攻,确保了赣北方面的安全,支援了会战中友军的对日作战。 年底,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赣北战场只剩下新3军1个军守备,锦江北岸为师李文彬守卫,南岸为新12师张与仁部。12月下旬,南昌敌独立第11旅团以一部对锦江北岸师阵地佯攻。主力突破南岸新12师阵地,转向上高方向急进。配合溯锦江西上武装汽艇,沿途击退新12师抵御,进展迅速。张与仁率部撤退,敌跟踪追击,势极危殆;而北岸李文彬又夸大敌情,坐视不动。当敌迫近棠浦地区时,新12师部队已经退到总部位置排楼周后面宜丰地境。高荫槐大怒,找不着张与仁,便将其参谋长黄绶申扣留到总部,予以处分。随即派警卫团王友春部在棠浦南北之线阻止日军。谁知日军主力忽变方向,绕由王团左翼转向平江以南直趋金井,与湘敌汇合攻长沙。这时,“新12师才收容整理,重返锦江南岸,毫无意义的摆在阵地上。”(余建勋:《滇军第一集团军8年抗日重要战役纪要》) 年1月中旬,湘北败敌在福林铺、影珠之地区受58军及21军等部堵击,其后又有友军追击情况下,敌一股经上高、高安大道返南昌。总部以新12师一部及直属辎重团一部,警卫团一部,归辆重团团长胡正昌指挥,在上高县城以东地区设伏,毙伤日军余人,辐重、军装、行李、文件墩获甚多。这次设伏的胜利,也是第三次长沙大捷的一个组成部分。 年浙赣会战时,新3军依然防守在锦江南北岸。为了牵制当面敌兵调动,新3军曾奉命主动出击当面敌人。新12师进攻严家岭,师攻击雷王殿。新12师进攻严家岭未克,退回锦江南岸。师则一举拔掉了雷王殿日军据点,受到了上级的嘉奖。 年2月上旬,日寇为迷惑国际视听,欺骗民众,掩饰败局,在中国战区各战场,发动局部攻势。南昌之敌第34师团一部0余人,向新3军阵地发起了全面进攻。锦江南岸曾一度失守,经将士苦斗,终将日军击退,全军阵地得以恢复。 自年5月起,第1集团军第58军及新3军师调湖南参加长衡会战及湘粤赣边区作战,直到年8月16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这15个月期间,新3军直属部队及新12师部队,守备着赣北前线。北起修水南至锦江南岸至赣江以西地区,长约多华里的阵地,防广兵稀,责任重大,极其艰苦,然最终还是完成了任务。年8月初,赣江追击战时期,新3军直属部队及新12师曾多次截击、侧击、尾击溃敌。至8月15日,全部肃清锦江南岸敌人。 (三)九江受降 日寇投降后,新3军军长杨宏光被第9战区司令指派为九江地区受降官,接受日本侵略军第6方面军司令兼第11军军长笠原幸雄及其所统率的驻九江部队和由广两、湖南方两退向九江的日军的投降。 九江是南浔铁路终点和赣北物资集散地及水陆交通中心,为日军兵站主地,囤集作战物资很多。当时驻有日军第84独立旅团,旅团长为中尾小六,除此而外,在该区投降的日军尚有步兵第13、58两个师团,步兵第22、87等两个旅团和海军、空军各一部及后勤机关、医院等。年8月16日,新3军接到向九江前进接受日军投降的命令后,经上富、干州、九岭、柘林渡修水,再经黄老门沿南浔路到九江。敌人初降,对我军敌对情绪一时未能消除。我军为了慎重起见,到达九江外围沙河即停止前进,并命师经德安向九江前进(到达后进驻九江市区);新12师在九江附近地区作好作战部署。然后派军使持命令至九江,命令驻在该地区的日军指挥官前来沙河接受命令。 次日晨,中尾小六及参谋长十二纠前来沙河晋见军长杨宏光,报告驻九汪日军情况,并接受指示。杨军长当即指示将所有驻九江日军驻地绘成要图;武器一律缴存仓库,解除武装后的日俘、日侨集中在彭泽附近地区,让出军营,打扫干净,待我军进驻,统限3日内完成呈报,日军如期办妥。 9月3日,我军浩浩荡荡进入九江。军长杨宏光、参谋长卓立乘车缓缓而行,人民扶老携幼,欢迎我军入城,人山人海,道为之塞。门前、窗口、屋顶、树上到处都有观众,鞭炮雷鸣,欢声震地。人民育欢呼口号的,有举手表示欢迎的,有欢喜得落泪的。 9月4日,笠原幸雄由汉口乘专轮到九江,次日在九江柴桑巷我军司令部举行了受降仪式。受降官为军长杨宏光,陪同的有参谋长卓立、第师师长余建勋、新12师师长唐宇纵副师长关竹青及部分团、营、连长和参谋、后勤人员参加了仪式。日军随同笠原幸雄前来的有该军参谋长富福伴藏、第84独立旅团长中尾小六即该旅团参谋长十二纠等在受降仪式上,笠原幸雄等向我受降官鞠躬致礼,呈递了投降书,笠原幸雄还在腰间解下日本天皇所赐佩剑,双手呈献给杨宏光军长,然后按杨宏光军长的指示退场。 九江地区的受降,总计解除武装的日俘60余人,军马多匹,步枪00多支,轻重机枪多挺,各种火炮多门,弹药、器材及其他军用物资多库各种车辆余辆,各种船舶多艘。工厂、场站、修理所等多个。(卓立等:《第1集团军在南昌、九江受降纪要》,见《云南文史丛刊》年第1期。) 新3军顺利地接收了九江地区日军的投降。 (四)结束语 年~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一个是国民党政府军队承担的正面战场,另一个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辟的敌后解放区战场;这两个战场体现了国共合作的抗日精神,谱写了中华民族团结御侮史上的重要篇章。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全国人民艰苦奋战的硕果,其中也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重要功绩。云南3军抗战则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个组成部分。3军8年抗战“打过重大战役20次,师团营级战斗数百次,还有数以千计的日日夜夜守备战不计其数,伤亡官兵约十余万人。”(余建勋:《滇军第1集团军8年抗日重要战役纪要》《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3军广大爱国官兵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抗击了日寇的猖狂侵略,与敌浴血奋战,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在中华民族抗战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凡是为抗日死难的官兵都是革命烈士,都是人民英雄,应当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和纪念。 (作者单位:玉溪师范学院) 玉溪党史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