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如果说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冲锋在战场最前线的白衣战士,那么检验科、影像科的白衣战士们和消杀工勤人员则是一群战斗在“隐蔽战线”的幕后英雄。无论是疑似病例的筛查确诊、隔离病人住院期的病情监测、还是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医疗场所环境消杀都离不开他们,他们也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 检验医生 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 医院后做相关检查的第一站。医院检验科是一个由18人组成的战斗团队,其中绝大部分是80、90后女生。一月来,面对无处不在的危险,她们不惧风险,迎难而上,勇敢地将检验人的职责扛在肩上。余运婷,在战疫最吃紧的时候,主动请缨,第一个报名参加援鄂医疗队,在候命备战的的时间里,她依然奔忙在检验科免疫检验的岗位上。为适应临床筛查诊断新冠肺炎的需要,医院开展呼吸道九联检新项目检查,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班加点向试剂供应商学习有关检验操作流程,熟练后又立即利用难得的休息时间对大家进行操作培训,直到每个人都学会为止。周琴,这个刚来检验科不久的年轻宝妈,浑身透着一股倔强和刚毅的性格,在疫情防控时期,她轻伤不下火线,自己腿部受伤,两个幼小的宝宝又接连生病,为了抗疫需要,她没请过一天病事假,将宝宝们托付给年迈的父母照顾后,拖着受伤的腿又毅然冲在了战“疫”一线。英雄如斯,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战“疫”幕后忙碌的检验人,面对病人的体液、血液以及可能产生的职业暴露的危险,他们坚守检验人的初心,在这场疫情防控战役中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是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影像科 寻找“新冠肺炎”的“侦察兵” CT检查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手段,新冠疫情发生后,作为一线医技科室,影像科承担着为发热患者拍摄CT,提供临床影像诊断资料的艰巨任务,成为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的科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医院医院的统一指挥部署下,立即行动,全员取消春节休假,严阵以待,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紧张战斗中。为了减少医疗物资的消耗,降低医务人员及患者交叉感染几率,影像科安排一台CT设备专供发热患者使用,实行24小时双晚班工作模式,每一位病人完成检查后随即进行设备、环境消毒,面对比平常繁杂的工作流程及潜在的感染危险,影像科技师们没有退缩,勇敢地直面患者,认真做好每一例CT扫描检查。影像科的工作是忙碌而繁重,他们近距离接触,摆位、扫描、报告……这个特殊的医疗团队,几乎每个人都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读得懂黑白世界的特殊语言,揪得出各种病灶的细微变化。一张张黑白胶片和一帧帧无声图像在他们的努力下呈现出来,为临床诊断提供着重要支撑。消杀岗位 战“疫”中的重要战场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清洁消毒工作是关键。为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医院要求物业管理科抽调工勤人员成立环境消杀组。在“谈毒色变”的特殊时期,物业公司主管唐有义积极报名,主动承担有关场所的清洁消毒任务。1月29日唐有义在接受严格培训后,立即奔赴抗疫主战场--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他穿上厚厚的防护服,身背沉重的消毒喷雾器,奋力穿行在隔离病区进行消毒作业,从垃圾桶到门把手,从走廊到卫生间,任何一个有可能藏匿病毒的细微地方他都不会放过。消杀工作既是技术活也是重体力活,一个多月来,50多岁的唐有义每天都要进行几个小时的消杀工作,在脱下防护服的瞬间,脸上巳布满了深深的勒印,双腿因负重变得异常僵硬沉重,头发也被蒸腾的汗水染得花白。每当看到他累得快虚脱的样子,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医务人员总会心疼地对他说:“唐主管,你慢点吧!你这个保护神可不能累病啊!”“放心,我自己的身体我有数,我早一分钟做好消杀,你们就多一分安全。”他憨厚地回答着,稍事休息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转战下一个地方。这些奋战在战“疫”一线的消杀人员,没有高大上的豪言壮语,凭着一种劳动人民埋头苦干的劲头,在阻击疫情的战场上与病毒近距离搏杀,他们是战“疫”中的另类勇士。供稿:医院古景云 来源:奉新发布 爆料/广告/合作联系(黄编辑) 小编的工资已与此赞挂钩,一赞一分钱,求!打!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