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205/4769910.html 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奉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邹俊明 人大常委会行使职权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召开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报告,审议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人大常委会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常委会整体作用能否真正发挥的关键,直接影响着常委会监督水平的高低和监督效力的强弱。因此,如何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是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命题。结合两年多来奉新县人大常委会在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的具体实践,浅谈如何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01 加强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实践 笔者认为要提高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必须在“制度建设、会议审议前、会议审议中、会议审议后”四个方面下功夫。 制度建设是基础。常委会会议制度是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奉新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制定和完善了常委会履职规范,包括常委会议事规则、主任会议议事规则、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规定、人事任免办法、组成人员守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常委会工作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文件的形式,对常委会组成人员更好地依法履行职责做出具体规定,使常委会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进一步促进常委会会议的科学化、程序化、法制化。 会前准备是关键。会前的精心准备是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的关键。一是审议议题要选准。彭真同志说过:“重大原则问题,该管就管,少一事不如多一事;日常工作问题,不必去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我们开展人大监督,一定要围绕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社会普遍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来选准监督议题。比如,奉新县人大常委会在制定年工作计划时,就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打好“做强工业、提升农业、唱响旅游、建优城乡”四大攻坚战,确定了对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科技创新、乡村公路建设、农村基础教育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和视察,展现了新形势下人大工作与时俱进的特点,为提高审议质量打牢了基础。二是会前调研要深入。由于常委会会议会期一般较短,但议程又比较多,因此把工作前移,重视会前的调查研究,是提高会议审议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召开会议前,奉新县人大常委会要求组成人员必须根据会议议题提前对相关工作进行调研,比如,年6—8月,为深入调研宅基地改革工作,组成人员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村民家中走访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人大代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真正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整个调研活动历时三个多月,形成了《关于会埠镇西庄村张家组宅基地制度改革情况调研报告》,提交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也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得到了县委的充分肯定。 会中审议是重点。组成人员审议发言的质量影响整个常委会会议质量。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材料提前送达制度,对每次列入会议议题的材料,办公室都会在会议5日前,将各种会议材料提前送到常委会组成人员手中,保证他们有充足时间仔细审阅工作报告,认真分析思考,形成客观、准确的审议意见,充分做好会议发言准备工作。举行会议时,采用了整体审议与分段审议、集体审议与分组审议的形式,让组成人员有较多的时间充分发表意见。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时,常委会要求由分管该方面工作的常委会领导、相关委室主任作“中心发言”。要求中心发言人认真准备发言提纲,发言要紧扣主题,简明扼要,所提的问题有全局性,所提的建议有针对性和有可操作性。同时,其他组成人员的审议发言要多提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和措施,对哪些工作不满意,什么问题解决得不好,必须落实哪几个方面的措施,如何改进,应条理清楚,有的放矢。常委会按程序安排“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列席会议,认真听取意见,回答询问,避免组成人员“自弹自唱”,影响议题的审议质量。同时,坚持每次常委会会议邀请乡镇人大主席、县人大代表列席,邀请新闻媒体公开报道会议审议情况,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会议审议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会后督办是保障。会后督办审议意见的有效落实是提升常委会会议质量的保障,也是常委会审议的最终目的。会后,相关专工委及时整理组成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常委会审议意见初稿,再按照“广泛征求意见、分管领导审查、主要领导签发”的程序,形成人大常委会的正式审议意见,交“一府一委两院”研究处理,明确要求在收到审议意见之日起两个月内予以办结,并以书面形式报县人大常委会。在审议意见的办理过程中,相关专工委采取督查、调研和视察等形式,及时了解办理工作的进展情况,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承办部门按时办结,防止出现“重审议、轻落实”的现象,让审议意见落地有声。对一些特别重要的审议意见,人大常委会还将专题听取办理情况的汇报。比如,为加大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督办力度,常委会连续两年专题听审了县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报告》,并开展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满意度测评,增强了人大对审计整改工作监督的实效。年7月,为推进黄溪工业园区建设,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县政府《关于黄溪新区建设情况视察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对审议意见研究办理不利的部门,必要时依照法定程序采取工作评议、专题询问等方式,务必促进审议意见的落实。彻底改变过去“议一议、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现象,切实增强了人大常委会审议监督实效。 02 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客观的说,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 会议选题不精准。会议审议事项的选题没有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谋划,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扣得不紧,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社会普遍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贴得不近。有的贪多求全,问题导向不够鲜明,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持续 实际调研不深入。围绕审议议题,一些组成人员调研方式单一,与部门座谈多、听取汇报多,直接深入基层、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少。一些调研针对性不强,带着问题下去、带着办法上来做得不够,走马观花、了解面上情况多,深入分析问题少。所以,没有真正的掌握第一手资料,致使审议发言时提不出高质量、有水平的意见建议。 审议发言质量不高。一些组成人员审议发言时碍于情面,怕得罪人,只唱赞歌,说些客套话。这种审议发言不仅毫无意义,而且降低了人大常委会的威信和权威。一些组成人员事先准备不充分,对议题不了解,不知道从何说起,结果出现“冷场”现象。还有的组成人员提泛泛而谈的建议多、体现专业性的高质量建议少。 审议意见书质量不高。常委会审议后形成的书面审议意见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但由于专工委的同志对议题研究不深、业务水平不高等多种原因,导致一些议题的书面审议意见提出的意见建议针对性和操作性也不强,影响了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 督办落实不到位。审议意见落实过程中,往往存在重交办轻督办、轻结果,满足于文来文往的现象,交办审议意见常常是“一送了之”,没有了下文。对跟踪问效缺乏刚性的监督手段,给人的感觉是审议时“大张旗鼓”、审议后“偃旗息鼓”。 03 提升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的对策 就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而言,如何有效提升人大常委会会议的审议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 要突出审议监督重点。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关乎全局、影响长远的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审议监督的重点。在每年年初确定审议议题时,应采取媒体公告,在一定范围内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有不同层级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等方式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一府一委两院”工作、上年度常委会监督工作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等选取审议事项。针对人大常委会的实际情况,每年安排的议题数量不宜过多,力求做到少而精,确保对相关问题的审议达到应有高度,取得实实在在的监督、推动效果。 要注重审议监督实效。推动审议意见的落实,是人大监督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直接关系监督实效。人大的监督工作是不是扎实有效,是不是推动了政府的工作,是不是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待和关切,关键要看审议意见提出的整改措施是否落到实处;监督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人民群众对人大监督是否满意。要保证监督取得实效,关键要督促抓好审议意见落实的每个环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深入调查研究,强化跟踪督办、持续跟进、推动整改。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人大常委会要专门听取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对于落实审议意见不力的,必要时可以启动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程序,促进审议意见的有效落实。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扩大公众参与范围,拓展监督工作公开性,由公开监督结果向公开监督过程发展,不断增强监督实效性。 要加强人大自身建设。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监督的成效。监督能力强,监督权威就高;监督水平高,监督效果就好。有三个方面的能力特别要加强:一是审议决策的能力。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争当内行,议到点子上,审到关键处,体现国家权力机关应有的水平。二是调研分析的能力。处于社会转型期,我们面临的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凭经验、简单化都不可取。我们要加强调研,善于从纷繁复杂的事务中看到带本质性的东西,找到带规律性的东西,抓住带全局性的东西。具备了这个能力,监督才能准,建议才能实。三是联系群众的能力。密切联系群众既是一种作风,也是一种能力。我们代行人民之权,必须听得到人民的心声,善于和群众打交道,和群众打成一片,真正做到听取民声,反映民情,维护民利。 责编:刘勇编辑:邹欢 投稿邮箱:fx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