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莫过做人难 居住在奉新西北山区的客家人中间流传着一句俗话:万事莫过做人难。关于这句话的来历有些说道。 早先,古迹山下住着一户三个儿子成家后还没有分家的殷实人家。这家三个媳妇都很能干,公公一直吃不准让哪个儿媳当家。 有一天他想了个主意,把三个儿媳叫到跟前,拿出一簸箕舂好了的米粉对她们说:“你们每个人都舀一升米粉去做点心,谁做得又快又好吃,就让谁当家。”每个儿媳舀了一升米粉便各自下厨了。 不到一袋烟功夫,大儿媳就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落水泡”(汤圆),公公尝了一个,又软又滑,里面还包了蜜糖馅,直甜到了人的心窝里,公公心里暗暗叫好。 紧接着二儿媳也端出了一盘香喷喷的油煎红薯包,公公尝了一个嫌不够,又吃了一个,自然也是十分满意。 可是还过了一袋烟功夫,三儿媳也没有把点心端出来,公公心里已有几分不满,又过了一阵,还是不见动静,公公正要去喊她不用再做了,三儿媳却端出了一个直冒热气的蒸笼。 她把笼盖一揭,里面有十个蒸熟了的用米粉做的小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个个活灵活现,公公看得心里暗暗称奇。再尝一口,也是十分有滋味。先前的不满顿时烟消云散。 不过他想了想,还是对三儿媳说:“你做的米果人跟两个嫂子做的一样好吃。可就是太慢了。为啥会这么慢呢?” 三儿媳说:“公公有所不知,点心虽好做,米果人却难捏,把头安好,手又掉了;鼻子捏好,耳朵又掉了。真是万事莫过做人难!米果人好不容易做好蒸熟,送来您却已经是最迟了。这家还是由嫂嫂当吧,只怪我自己手脚笨,我没有半句怨言。” 谁料公公听了,却对大儿媳和小儿媳说:“万事莫过做人难,三儿媳说得多好啊!她能这样静下心来做这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又懂得做人的道理,实在难得,以后还愁会当不好家吗?这个家由她当,我最放心。” 于是,这个家便由三儿媳当了。而且“万事莫过做人难”这句话也流传开了。 欲获取《故事里的奉新》 想参加龙老师小提琴讲课 请联系: 作者简介龙江河:奉新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多年从事新故事创作与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中、短篇新故事作品一百多篇,获国家、省级奖励三十余次。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