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今年是建党百年,马上又是国庆节,为了欢度节日,也为了能更好的宣传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她,我在奉新党史中摘抄了《东坑大捷》这一史料,想把尘封的东西变得更加鲜活,让大家知道在八十五年前,伟大的红军战士,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艰苦岁月,在我可爱的家乡,竟然取得了大量歼敌的伟大的胜利,我为之鼓舞,为之骄傲!

东坑是解放前的地名

解放后叫东溪

东坑大捷永留芳

历史上的奉新仰山乡在大革命时期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战斗,这次战斗《中共奉新县党史》有详细记载。叫东坑大捷。东坑大捷发生在年。年10月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于都出发开始了闻名惊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了保存苏区的力量分散敌人的兵力,仍留下了一部分红军部队就地坚持战斗。当时的修铜宜奉等地就有方步舟师长带领的红十六师在省委书记傅秋涛的带领下开展革命活动。时至年8月,该师从辜家洞出发深入敌后打游击战,在铜鼓县石桥附近,就消灭了江西保安第九团的一个连。接着又在枯家桥设伏,出其不意地歼灭该敌团部和一个营。之后挥师南下,从九仙汤西头经两天的急行军,于9月初到达奉新县仰山的东坑地区。东坑的南面是越山,北面是仰山,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有利于红军活动,而且群众基础好,是中共靖武永安县委的所在地。部队到达后,县委书记阮贤榜速来与部队联系,并介绍了当地的敌情和社会情况。方步舟在初步掌握情况后,召集营以上干部会议对尾追的敌情以及实力和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要求全师指战员作好打大仗打恶仗的思想准备。翌日下午,侦察员报告,从宜丰方向来了至少有二千余人敌军,并已到达离仰山东坑只有三十余里地的罗坊蓝田。据此敌情,红十六师立即提前作好准备,顺着夕阳西下,部队向澡下观下方向开拔,以造成红军已离开东坑的假象。部队行至澡下观下,随即向南登上越山又即转向西,下半夜整个部队又回到白天驻地的南侧一一坳头。坳头是从蓝田方向进入东坑地域的必经之路,这里山高路险,林深草茂,很适应打伏击。红十六师师部在坳头立即展开战斗部署。一营和侦察大队负责第一防线正面迎敌,以迷惑敌人视我军兵力不足的假象,并适时撤退,诱敌深入。二营、三营布置在第二防线,负责扎口袋,把敌歼灭在整个设伏圈内。并向观下、罗坊、蓝田等方向派出侦察员监视敌情。天刚放亮,敌人前卫营就进入了坳头。按到战斗部署先让前卫营钻进囗袋。刚放过敌前卫营,敌团部和直属队就走进伏击圈。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子弹上瞠,枪上刺刀,这时师部发出信号,战斗打响……先是一营和偵察大队战士一阵射击,然后发起冲锋,将敌人编队拦腰切断,其中一个连向敌前卫营背腹发起攻击,一营的二连、三连迅速占领北面山头的制高点,以防前敌反扑。并掩护侦察大队消灭敌团指挥部……侦察大队战士打仗骁勇在红十六师早有闻名,而且善于穿插制胜。战斗中三排战士巧妙地把敌团部和敌直属队一分为二,给部队各个击破制造了有利条件。顿时,敌团部如笼中之鸟,被战士们压着打的人仰马翻,四处逃窜……敌团长、参谋长在激战中被当场击毙……剩下的顽敌特务连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向三排进行反扑,侦察连的一排二排迅速集结力量支援三排,并组织反冲锋……这时,二营、三营抓住战机向敌人发起冲锋,与一营和偵察大队合围,扎紧“口袋”,一举歼敌……这场战斗的场面到底有多惨烈,我们已无法得知。但从《中共奉新县党史》记载的“东坑大捷”文章中,足以证明红十六师打了一个大胜仗。当时红十六师全体指战员打的勇猛顽强,在敌强我弱,装备不如敌人的条件下,采取有利地形和周密的战斗部署,死死地把敌人咬住歼灭在伏击圈。据当时才几岁如今92的老人张代梓回忆,那天天刚亮就听见东坑山坳枪声大作,杀声震天,才知道红军和国民党正在打仗,战斗持续到响午才停下来,可见战斗打的非常残酷。这次战斗红军遭遇的是国民党陆军三十六旅的一个主力团。歼敌余人,缴获了三挺重机枪及大量的枪支弹药,红军战士仅伤亡多人。“东坑大捷”战斗,是在红军长征后,三年游击战争期间红军取得较大胜利的一次战斗,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八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迎来建党百年伟业。在神洲大地,莺歌燕舞的复兴时代,我们更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不能忘记那些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我们一定要大力发扬红军的艰苦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文/黎颐和

END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其中部分图片无法和版权者取得联系,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之,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并表示歉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