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737.html 山远天高烟水寒 风雨"寒婆坟"在修水、奉新、靖安三县交界的九岭山脉,茅竹山山头,有一叫"寒婆坟"的地方,为奉新县澡溪乡蕉园村亭子(茅岗铺)村民小组管辖之地。"寒婆坟"在公元年前,"荒塚一堆草没了",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坟"的存在。在方圆几十里的地界,坊间流传着寒婆的悲惨故事。明洪武年间(一年),奉新县城西一贫苦人家女童,正月十五与家人进县城观花灯,在拥挤的人流中,分开走失。从未脱离过父母兄姐的她、懵懵懂懂惊愕万分,无助地向熙熙人行声嘶力竭地高喊、呼唤,良久无人响应。她嚎啕大哭之际,被人拐骗至湖北通城某地。由于年幼,质疑其自理能力,迭经三度易主,被一户穷人高价买来做童养媳。为不再受转卖之辱,年幼的她起早贪黑,勤劳敏捷,做事风火。才8岁年纪,就包干了一家五口人的洗衣、做饭等家务。在十三岁那年,受强迫与大她15岁的"大哥"圆房"。随着公婆相继逝去,家人外出谋生杳无音信,她也过着安逸、恬静的日子。时间如过隙之驹,不觉间已到天命之年,到了这个年纪,羁绊外地的人很容易"泛起思乡之情,叶落归根之意"。她急迫地想回去生养她的故地,看望亲人。无赖不识路径,又不懂方言,加之战乱、烽烟四起、刀光血影,归途山匪挡道,险恶多舛,几经折返,只得暂罢。丈夫死后数年,家道中落,近亩薄田、因病无力耕种,仅靠点租金折粮糊口,渐渐地粮罄饿现,"饭囊傍晚盛日月",强忍饥荒;她无嗣无亲,独守空门寡居,倍感凄凉。唉!善良又可怜的她,以食蕃薯度日,后来薯也没有了,靠乞讨为生。尤其心酸的是当年由于她的走失,上千人的同姓族人、心同感受悲情,纷纷到她家安慰陪泣,族长号召全姓青壮四出,在邻县寻找,父母家人痛不欲生先行,均无果而返。正待人们欲往邻省湘鄂寻亲时,恰逢有一中年和尚化斋路过,闻听此事,竟信口雌黄、言之凿凿,亲见女童随人去了江浙方向。于是,族人又兴师动众去此探村访邑,城廓搜寻,屡屡碰壁,个个焦虑,加上有部份人染上地方病疫,九死一生狼狈逃回。几年下来,江浙二地犁遍,还是不见所终。鉴于此事,致多人家中田荒地败、庭院长草,六畜骨立、五禽形消,族长实出无奈之际、叫停。她母亲象疯了一样,后悔没牵住幺女的小手,逢人便重复赘说,几近癫狂。抱着最后一点希望,父母兄弟姐,亲戚邻居等,再往旧地寻人,踏遍千山万水、走过万岩千壑,披星戴月、风餐露宿,受尽种种磨难、饱经幕幕惊险。年底,寻人者都失望回家了,只有母亲从此如棉入海,音讯全无。半年后,已不惑有几的父亲见妻毫无讯息,料她已是他乡野鬼、异地游魂,不禁悲从心中涌起,擦一把辛酸泪水,持绫三尺追妻而去……唉!"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为什么寻人者们,就是不往鄂地去呢?还有那个不得好死的秃驴。苦命的她,当然不晓得此事,"望乡台上忆前尘",以为父母们还健在,兄、姐、乡亲们在盼她回去。数年后的小寒某日,年过天命的她,带上几只蕃薯,锁好家门上路,决意回奉新老家。"一重山,二重山。山高天远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南唐,李煜《长相思,一重山》)她柱棍沿途乞讨,一路朝奉新方向问来。沟壑纵横的脸上、浊泪点点;踉跄蹒跚的脚步、白发飘飘,却动摇不了她回故土的坚定信念。蒙好心人指点,经古市、东津、黄沙港、沙窝(黄港乡)一路走来,好不容易到了姑嫂桥,见天色己晚,路边有几幢草房人家,遂央求房主住一晚再走。都是穷苦人,惺惺相惜,感受同身,那人爽快地同意了。凑巧的是,逢两个做茶叶生意仅隔几里的奉新乡邻也在此借宿。她像见到了亲人一样、兴奋地流下了热泪,用夹带通城口音的家乡话,将几十年来所遭不幸向他们悉数详尽倾诉……山风象魔鬼一样凄厉尖叫,远处传来虎啸狼嚎声,可她们没有睡意,围着火塘,津津有味地说着远事、近闻直到深夜。次日晨,叩谢过房主,彼此道别。古人说"强壮道短,孱弱路长"。她颤巍巍地沿着陡峭的山路、台阶一步步朝茅竹山而来。走不多远,就随处坐下歇会。一而再,再二而三。就这样,10多里山路,她走了整整一上午。到了茅竹山头时,寒潮袭来、突然气温骤降,鹅毛大雪纷飞,冷的她瑟瑟发抖,遂加快了脚步。精疲力尽、实在走不动了,她在山头路南侧一土堪边蜷缩憩息。刺骨的北风、饥寒、疾病、象几只魔鬼向她袭来。虎狼成群觊觎,莽沧林海象只巨大的魔兽,张着吞噬一切的大口。"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在这绿色茫无边际,林海浩翰的地方,人迹罕至、空旷蛮荒,任凭怎样呼救求助也是徒劳。她哀叹着命运残酷,天公无眼,让她尝尽世间疾苦、遭遇无穷人生厄运;下辈子"宁做地府守城鬼,不愿来世再为人"。梦幻着亲人、晚辈、乡亲们在张开双臂迎接她的到来…唉!太累了,瘦骨嶙峋的她实在支持不住,不由自主倒头歇息,不久因困倦难熬、渐渐睡去。黎明,雪早己停下,山间无半点它的残迹,林间鸟雀啾啾!晨曦斜影曈曈,寰宇万物新的一天开始了,可是她却再也没有醒过来,结束了悲惨、苦难的一生。鬼谷子说:"人如草芥,荫阳萎枯系天之定数,撒手凡尘,诚悲伤之情,然未必非福也"!她的不幸,或许不失为一种解脫,或许是上天的怜悯--她活的太累了。多灾多难、尝尽人间苦楚的她,面临了多么无情的绝望,还有那不怀好意的凶残目光。这一夜,究竟发生和经历了什么,人们只有臆测想象。已到了奉新县地界,眼看不久将和家人团聚,命运多舛、连姓名也没留下的她最终没迈过这个坎,使人唏嘘不已。第二天上午,她的尸体,被过路行人发现,就地草草掩埋,从此,三县交界茅竹山山头简称"寒婆坟"。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至民国时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百姓饥寒交迫,苦不堪言;三县要塞茅竹山"寒婆坟"山头,强人出没、啸聚山林,为非作歹,拦路抢劫,恶名远扬,"她"亦无辜蒙羞。年初,国民党军队被人民解放军收拾。溃退残军望风而逃,少数散兵游勇窜至茅竹山林,落草为寇。他们一改"劫财不害命"旧习,既要财、也要命。抢劫行人商贾,杀人越货害命,茅竹山"寒婆坟",使人们畏惧如虎、闻之色变。此一关隘,是赣西北人往湘、鄂、川、云、贵、康、藏的捷径。走其它地,需多至余里路程。故此,尽管有不测事发生,但却是百姓贱民、贩夫走卒之辈西往的路径不二选择。聊以慰藉的是,如凑集有上10人以上伴而行,也大概率无虞。"寒婆坟"的险恶,除有歹人加害外,豺狼虎豹也是帮凶。令在修水经商的成功人士宋某刻骨铭心的是:有次太阳西下,妻子临盆消息传来,他闻之丢下生意,急回奉新县家中,为赶时间,不顾伙计劝阻,一人勇走"寒婆坟"。天将黑,准备在5里外茅岗舖住宿的他、在茅竹山山头"寒婆坟"边,突遇一只斑斓猛虎挡道,牠恶意眈眈地与他对视片刻后,身子一沉、正要扑来……就在他筛糠颤抖地以为“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的绝望时刻,老虎身后传来嘈杂人声、喊叫。这畜生惊恐地扭头跃入树丛逃遁。原来是12,3个沙窝人去白沙坪吃喜酒回家。民国28年()10月6日上午约10点左右,他父子跟其他旅客结伴、经此往修水城处理商事,突闻惊叫鸦声传来,随即有几十只此禽,朝它们扑打着翅膀绕头顶群飞后散去。"一定有鬼",领头人狐疑地往前方山下一瞥,见半里外有上10个穿黄衣服戴铁帽的人(鬼子尖兵),肩上的枪刺,在阳光照射下、发出闪闪耀眼的寒光,他们正向山头攀登而来,随后约2里远,是望不到头的队伍,膏药旗清晰可见。"是日本鬼子,大家快躲"!众人吓的不顾一切狂奔起来,眨眼间,消失在茂密的林中。"真险啊!如果不是老鸦叫唤警悟,我们遇上鬼子还会有命吗"?事后,余悸尚存的父子俩,向亲朋好友们叙述脱险经过时,不无庆幸地说。也就是这次,发生了国军74军51师在师长李天霞指挥下,与日军中井良太郎师团黑田部、在奉新澡溪九仙汤发生的激烈战斗。宋老板多次遇险,总是巧遇各种有利客观因素,使他逢凶化吉、平安无事。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说:"唯心与唯物的世界观,取决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形成"。无神论者的他,在父母、妻子、朋友的多次劝导下,渐渐地认为:"过茅竹山屡次化险为夷,或许真的是"寒婆"暗中保佑了。加上又是故土乡梓,同片蓝天、一衣带水,遂决意重修"寒婆坟",报答她老人家的"大恩大德"。公元年春夏之交,他遵循父临终遗训,慷慨解囊捐出6万元,重修墓地;"坟"塚座西朝东,面向奉新县域,陵园面积约40平方,树碑立传,撰述"寒婆"生平坎坷悲惨身世,瞑中暗施恩德慈爱善举之光;遣词委婉哀伤,不禁令人潸然。我想,这宽敞新潮、静谧雅致的"寒婆坟",不也是今天国富民強、百姓生活幸福的真实写照。在那几千年漫长、腐朽、残暴、专制的封建社会,统治者们从不把百姓冷暖、疾苦挂在心上,酿成了无数个悲惨一幕,受害者又岂止是"寒婆坟"的主人呢!"寒婆坟"山头,发生天翻地覆变化,从东源垴上至修水城的宽阔水泥公路穿境而过。距"坟"约百米处北侧靖安地界,建有上万地面平方的"白沙坪度假村",她老人家,不再孤独。解放后的年底,上级派公安部队,至茅竹山剿灭土匪。千年匪患,自此绝迹。事后查明,多是附近的兵痞、无赖、流氓所为。如上世纪70年代,揭发出的澡溪九仙某人也曾为匪。(文:吴庆根) 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素材仅供大家欣赏和分享。其中部分图片无法和版权者取得联系,本网页如无意中侵犯了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电告之,我们将立即予以删除,并表示歉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