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人以据议据得法 ——议论文段落的分析与表述 问题阐释“论据要分析!分析!分析!面批!”阿昊看着老师在这次随堂作文上的评语,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 其实,这是我们学生常见的一个问题——面对论据,以叙代议。 譬如要提倡创新精神,马上列举A具有创新精神,B具有创新精神,C具有创新精神,所以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实际上,这只是写成了证明文,而不是议论文。 那么,说服别人需要合适的论据,有了论据后,我们该如何分析议论呢? 关键领悟因果分析材料一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使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提示 首句为材料的论点,下文的三个示例贴切,指出了三位在“磨难下的结果”,然而未提及原因。 修改示范 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使人生绽放光彩。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的打压,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成为一代“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磨难,是祸,又是福。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假设分析材料二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达·芬奇老师的谆谆教导,说出了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由于达·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 提示 这一语段陈述了达·芬奇的奋斗结果并且作了简单的原因分析,应该说有“叙”也有“议”。但说理是可否再深人一点,再透彻一些呢?那么,我们不妨从事例的反面进行假设,即如果达·芬奇从师阶段没有打下扎实的画画基础,那他会成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样,不就从反面证明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这一论点吗? 修改示范 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绝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辩证分析对事物或现象有所褒贬的叙例语段,应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用“发展的、联系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进行辩证分析。 材料三 杭州西子湖畔的岳飞墓前,跪着四具白铁铸的人像,那是南宋的卖国授降派秦桧、王氏、万俟卨和张俊等四人。游人来到这里,总要在跪像前吐唾液甚至甩鼻涕、撒尿来表示对奸臣的强烈憎恨。 提示 如何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以上材料,来论述“人即使要表达正当的感情,也应当注意一下精神文明”这一观点呢? 引申分析 唾面,是古人鄙视、蔑视的侮辱性举动。对几个遗臭万年的坏人表示鄙视蔑视也是无可非议的。但从另一角度讲,在一般情况下,唾面不一定要吐口水,更不用说吐痰、甩鼻涕、撒尿,只要像小说和戏里“哗啦一声”就可以了。而西湖游人的唾面也太过分了,超过了限度,这就不但有碍观瞻,也有碍精神文明了。所以,人即使是要表示正当的感情,也应当注意一下精神文明。 提示1、对语段进行因果分析的时候,可以用上引导词“之所以、是因为、为什么”等。 2、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的时候,可以用上引导词“譬如”、“若”、“如果”等。 3、对语段进行辩证分析的时候,可以用上引导词“诚然……但是……”、“是的……可……”、“我们姑且承认……,但从另一角度看……”等。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郭家海老师经过长期实验,编拟了下表。同学们根据近五次微课所学内容进行训练时,可参考下列标准。 “论据的选择与运用”发展性评价参照标准C级①论据与所证明的论点之间缺少逻辑关系; ②论据不实,材料片面; ③改变了事实、名言原意; ④论据空泛或不准确: ⑤表达冗长,以叙述代替分析,或者议论空洞。 B级有具体实在的论据,但存在以下情况之一:①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关系不够严密; ②缺乏紧扣论点分析论据; ③论据陈旧老套或不够典型; ④论据表述不简洁,分析缺乏层次性。 A级论据真实、典型,与论点关系一致,能扣住论点有层次地分析。 但存在以下情况之一: ①论据(包括视角)缺乏新意; ②语言表达不够概括、简洁、严密。 A+级论据真实、典型,与论点关系一致,语言表达概括、简洁、严密,能扣住论点有层次地分析。同时还具备以下情况之一: ①论据多元,文化含量高,没有出现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等错误论据具有时代气息,直面社会、生活的矛盾,针对性、批判性强; ②正确运用哲学的基本观点,在论据分析中产生新意或得出深刻的见解; ③运用恰当的修辞、句式分析或阐述问题,说服力、感染力强。 佳作链接(上海卷)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预测,不一定成真 上海考生 有人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滋味。” 现代人大多都会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根据未来天气情况改变自己的计划。不过,天气预报也会有不准的时候。当一个不喜雨天的人,看了天气预报之后做好了全副武装,结果遇上的却是一个艳阳天,这应该也算得上是一种意外的惊喜了吧。 其实,生活的最美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见性,你不知道你的未来,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是,生活不是全然没有规律的,你完全可以根据现状和一些规律,推测出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情况,从而做好充足的准备来面对未来。当然,预测,并不是现实,所以也不可全部依赖预测。毕竟,有些预测也许不会成真。 然而,总是有人会选择性地不接受一些在他们看来不好的预测,并且自欺欺人地告诉自己,那只是预测,不一定成真。却经常会忽略,有些预测并非是空穴来风,假使他不以为然,那些目前还只是预测的结果将来很可能会在未来发生。就如蔡桓公不听名医扁鹊对于他身体情况的预测,没有在病症刚显露之时及时治疗,等到真正病入膏肓,连名医都无法救治之时,才有了后悔的意思,却再也无力回天。又如项羽不听范增对于留下刘邦必然留下后患的预测,没有及时免除后患,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因为不相信预测而最后使预测成真的例子远不止这些,却总还是会有人重蹈覆辙,不撞南墙不回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测就一定会成为现实。任何预测的提出,大都只是建立在当时的情况下的。换句话说,只有当前的情况持续下去,预测才有可能实现。但是,任何的情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我们不希望成真的预测实现不了。试想一下,假如蔡桓公一开始就听取了扁鹊的话积极治疗,项羽听了范增的建议免除后患,那么,那些预测不就不会实现了吗?所以说,预测的最终实现与否,实际上都在于你自己。 对于预测,应当接受,并不是说预测一定会成真,而是说要接受预测可能会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对其做好准备。假如预测到的结果是理想的,那就应该保尽力而为;假如预测到的情况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更应该反思自己,从而使自己向好的方面转化。当然,也不要被预测所束缚,因为它不一定会实现,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 dvdf 命题猜想教育 命题角度教育提供理解世界的新角度;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民族的生命力;尊师重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经典名言1、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雅思贝尔斯(德) 2、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叶芝 3、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美国教育家) 4、教育者,非为以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蔡元培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经典论据1蔡元培(书生本色) 蔡元培先生活到72岁,经历过一个时代的变革,但是他本人却在其中守住自我,并且以已之力改变别人。 “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杜威(美国哲学家、教育家) 蔡元培教育方面的部分成就: 1、开创中国女性学堂的先例。 2、北大收王兰等九名女生入学,开了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3、年,蔡元培构想的国立中央研究院成立。今天的中国科学院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 4、蔡元培是第一个在北大开设“美学”课的,“美育”一词亦是他从德语翻译而来。他亲手创办了国立音乐学院和国立美术学院,这两所学校分别是中国美院和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 5、蔡元培在北大还有一个发明:学年制改为选科制,即今天的学分制。 2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针对当时教育“只重专才,不重通才;重实科不重文理”的严重功利倾向,指出大学应着眼于对学生人格(即思想、文化和修养)的全面培养,要有知、情、志三方面修养。主张对学生进行“智、德、体、美、群、劳”的“全人格”的教育和熏陶,以造就为国家服务实际有用的人才。 梅贻琦名言: 1、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2、在国外的时候,不要忘记祖国;在新奇的社会里,不要忘掉自己;在求学遇到困难问题的时候,务要保持科学态度,研求真理。 3、生斯长斯,吾爱吾庐。 4、孩子没有坏的,坏的孩子都是社会和学校教出来的。 3感动中国人物篇 1、中国科学院院士卢永根 年3月,卢永根教授在夫人的搀扶下来到银行,将十多个存折的存款转入华南农业大学的账户,卢永根夫妇一共捐出元,这是他们毕生的积蓄,学校用这笔款设立了教育基金,用于奖励贫困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卢永根没有将财产留给唯一的女儿,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钱都是老两口一点一点省下来的,对扶贫和教育,两位老人却格外慷慨,每年都要捐钱。”卢老在病榻上领到奖杯。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 2、江西奉新泥洋小学教师支月英——芳兰振蕙叶 年江西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19岁的南昌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只身到离家两百多公里、海拔近千米且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一名深山女教师。36年,她从“支姐姐”到“支妈妈”,绚烂了大山里两代人的童年。 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END 距高考 还有 18天 一对一,个性化,就要选学大! 即刻拨打--8,即可咨询报名,速速行动起来吧~ …… 你·的 升学必备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