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钩沉 古诗是一个地方人文底蕴的精华,它之所以能够流传后世,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奉化乡的人文底蕴,无疑也是存于许许多多流传千古的古典诗歌当中。本章所收集的古典诗歌只限于两个方面:一是奉化乡人所写的诗歌;一是外地人写奉化乡的诗歌。这两方面的诗歌,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奉化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挖掘并整理出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海上诗送薛文学归海东① 唐·刘慎虚② 日处归且远,送君东悠悠。 沧溟千万里,日夜一孤舟。 旷望绝国所,微茫天际愁。 有时近仙境,不定若梦游。 或见青色古,孤山百里秋③。 前心方杳眇,此路劳夷犹④。 离别惜吾道,风波敬皇休。 春浮花气远,思逐海水流。 日暮骊歌后,永怀空沧洲。 ①选自唐丹阳进士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选刘慎虚诗十一首之一。②刘慎虚:见本书人物小传。③“青色古”:一作“青色石”,“百里”一作“百丈”。④“此路”:《御定全唐诗》作“后路”。 2、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① 唐·刘慎虚② 石溪流已乱,苔径入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③。 常为鑪峰意,况与远公违④。 道性深寂寞,世时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无清机。 ①选自唐丹阳进士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选刘慎虚诗十一首之二。②刘慎虚:见本书人物小传。③东林:即东林寺,在庐山西麓。因处于西林寺以东,故名。建于东晋大元九年(年),系佛教净土宗的以源地。④远公:指慧远大师(-),俗姓贾,东晋时人,雁门楼烦人,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居庐山东林寺,为净土宗之始祖。 3、送韩平兼寄郭微① 唐·刘慎虚② 上客夜相过,小童能酤酒。 即为临水处,正值归雁后。 前路望乡山,近家见门柳③。 到时春未暮,风景自应有。 余忆东州人,经年别来久④。 殷勤为传语,日夕念携手。 兼问前寄书,书中复达否⑤。 ①选自唐丹阳进士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选刘慎虚诗十一首之三。②刘慎虚:见本书人物小传。③“乡山”:别本一作“乡关”。④“东州”:别本一作“东周”。⑤“书中”:别本一作“中间”。 4、寄阎防① 唐·刘慎虚② 青冥南山口,君与缁锡邻③。 深路入古寺,乱花随暮春。 纷纷对寂寞,往往落衣巾。 松色空照水,经声时有人④。 晚心复南望,山远情独亲。 应以修往业,亦惟此立身⑤。 深林度空夜,烟月锁清真⑥。 莫叹文明日,弥年从隐沦⑦。 ①选自唐丹阳进士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选刘慎虚诗十一首之四,原注:“防时在终南丰德寺读书。”②刘慎虚:见本书人物小传。③“南山口”:别本一作“南山色”。④“空照”别本一作“照空”。⑤“往”:原注:“一作德”。⑥“锁”:《御定全唐诗》作“资”。⑦“莫叹”别本一作“莫欲”,“从隐沦”《御定全唐诗》作“徒隐沦”。 5、暮秋杨子江寄孟浩然① 唐·刘慎虚②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③。 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④。 暝色空复久,秋声亦何长。 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 咏思劳今夕,汉江遥相望。 ①选自唐丹阳进士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选刘慎虚诗十一首之五。孟浩然:襄州襄阳人,与刘慎虚相友善,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②刘慎虚:见本书人物小传。③“烟霜”:别本一作“雨霜”。④“晚暮”:别本一作“晓暮”,“空青苍”别本一作“深青苍”。 作 者 简 介 樊明芳:年5月生,奉新仰山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宜春市诗词学会理事、奉新县楹联诗词学会会长、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奉新二中校长、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奉新一中副校长、《奉新县志》副主编等职。 出版过《名胜古迹楹联选》《古今特长联译赏》《奉新风物》《百丈禅话诗文》和奉新文化系列丛书(8本)等专著,发表过《中国长联初探》《怀海与禅门规式》《张勋墓葬陶仙岭》《趣联大师刘师亮》《唐宣宗在奉新的奇闻逸事》《华林胡氏源流及其祖居考》《新吴侯涂钦的生平及其墓葬考》《司马头陀其人其事》《百丈寺的历史沿革》《浮云宫的历史沿革》《颖学弘敏在奉新的经历考述》《八大山人在奉新的活动轨迹考述》《杨万里知奉新的经历和诗歌创作散论》等百余篇文章。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