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 年一年来,通过实施“新、绿、亮、美”工程建设,西刘村建设点昔日破破烂烂的旧宅,变成了规划一新的农民新村;坑坑洼洼的村道,变成了整洁宽敞的水泥路;随处可见的老式厕所,全部拆除,建成了公厕……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刘四林是名热爱家乡的赤子,对于建设美丽新农村建设非常痴心。他用行动和热心捐助用为家乡的美丽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3号陈怀景 老汉身患绝症依旧热心家乡公益事业 陈怀景,现年61岁,是铜鼓县温泉镇义田村花门组村民。大儿子陈阳石在青岛烟台经商,小儿子及女儿在陈阳石公司帮忙。其患有结肠癌(中期),于在上海做了手术,现每年定期复查;其妻子吴新华患有视神经萎缩症,双目接近失明,靠药物治疗维持。夫妻两人靠儿女给的缮养费度日,年治病花费几十万,不仅从没有向党委政府或是村两委提过任何要求,而且非常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 多次捐资为民修好路 义田村花门组有多位村民,在十多年前花门组唯一通往村上的道路还只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的羊肠小道,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车辆都不能通行,村民的出行十分不便。3年陈怀景自发拿出辛苦攒下的3万块钱来修整其组上的道路,拓宽道路,铺上沙石,让行人车辆能够方便出行。8年,陈怀景出行自掏腰包花费38万硬化花门组组级公路(1.5公里)。年由于修昌铜高速公路使得道路损坏严重,在得知修复款项不足之后,陈怀景再次捐助6.6万元修复道路。年义田村大埚组修组级公路捐款1万;年在得知义田村准备修复花门楼至烟霞寺道路时,主动找到村两委成员表示要捐助5万元用于修路,如果道路硬化可以再捐助5万元。 爱心捐助贫困家庭儿童上学 义田村泉岭组村民林玉显与其妻子都是年老体弱的低保贫困户,其儿子因犯事坐牢,儿媳于年不幸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孙子孙女要扶养照顾,两个小孩早到了上学的年龄,由于生活困难,并没有送两个小孩上幼儿园。陈怀景在得知林玉显家的情况后,非常热心的到其家中看望,并且承诺愿意资助两个小孩上学的费用,从幼儿园直至林玉显儿子出狱,并可视情况继续资助,年已拿出0元用于其孙子,孙女上幼儿园。同样经济状况不好的村民帅清云也得到了陈怀景的爱心捐助。帅清云家中并不宽裕,在其生病中风失去劳动力又要扶养两个上初中的儿女时,让这个原本就很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正在帅清云一筹莫展时,陈怀景及时的送上了自己的关怀和捐助,资助其两个儿女上学每人每年0元至毕业。在一次与亲人聊天中得知黄毗村的陈怀南正在焦急地筹钱给其儿子治病时,陈怀景赶紧拿着一万块钱送到了其家中。 陈怀景每一次的捐助都是默默无闻,低调行事的。受父亲陈怀景的熏陶,其子陈阳石为回报母校,在铜鼓县中成立了“自强助学基金”,计划拿出25万元分五年来资助贫困学生,今年已经启动,有21名学生得到了资助(每人两千元)。 24号周庆绪 用赤子之心造就有村美人和 ——记铜鼓县永宁镇八亩村支部书记周庆绪 太阳燃烧,因为它选择辉煌;高山伟岸,因为它选择坚毅。周庆绪自从年12月至今任铜鼓县永宁镇八亩村支部书记。凭着一棵热爱家乡的赤子之心,周庆绪不停地为家乡村美人和辛勤耕耘、忙碌奔波。 跑项目,只为村民生活更美好 八亩村大多数村民居住在深山地区,交通不便,生活环境恶劣。为改善村民基本生活条件、解决资金难题,周庆绪积极向上级部门跑项争资,每天辗转于扶贫移民、镇政府等各部门。经过不懈努力,周庆绪向上争取和村民自筹总投入7万元,完成石溪村落社区移民建设,全村有41户人完成整体搬迁住进小洋房。周庆绪争取到总投资.6万元水生态建设项目,经过到年三年建设,开展了河道清淤、河堤加高喷绘、两岸绿化、护栏以及景观亭设立等一系列工程,营造了一个亲水宜居的生活环境,打造了具有八亩特色的水生态示范点。每到夏日傍晚,新村人们伫足亭内,依山傍水,侃侃而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说破嘴,只为乡亲邻里矛盾少 农村工作琐碎,作为一名村干部,调解纠纷、解决困难、计划生育、夫妻吵架等等都要管。每当乡亲邻里发生矛盾纠纷的时候,周庆绪都直面矛盾不回避,积极化解,在调解纠纷的过程中,他通常以当事人心理为突破口,换位思考,采取“各个击破”和“一对一”调解法,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和农村工作经验,平息了一个又一个矛盾,获得了村民一致好评。 流汗水,只为村容村貌美 为推进“干净整洁、和谐宜居”家园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和全面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治理,春夏秋冬周庆绪时常奔走在乡间小道,充当新农村“环境卫生宣讲员”和“文明巡防员”。他组织村干部开展宣传“门前三包”和进行每月一次全村环境卫生评比大检查,还成立村级卫生理事会,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曝光,督促每位村民爱护公共环境卫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卫生环境大整治,八亩村彻底改变了农村卫生脏乱差的现象。 周庆绪说,“人生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你帮助多少人”。他用行动和将来提醒自己和告诉身边的人们,“人生的路有多长,人生奉献就有多久。” 25号陈包平 “四季花海”扮美村庄 万载县仙源乡新市村教场湾生产小组,地处湘鄂赣红色苏区边陲地带。这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没有工厂的污染,远离城市的喧哮。 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土生土长、深爱家乡的陈包平于2016年带领本组社员成立了合作社,以个人资金和全组土地流转入股的方式,对土地和资金进行整合,在新农村建设中着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陈包平筹集资金近500万元,创办了仙源四季花海。围绕花海建设有机菜园、果园、号召农户积极发展有机种植养殖,组织农产品销售,发展餐饮服务等。2017年秋季花海进入观赏期后,百花盛开,芳香四溢,一个小村庄变成了仙境一般美丽,引得八方游客纷至踏来,一个鲜为人知的偏僻小山村成了很多人神往地方。 被确定为万载秀美乡村建设的精品示范点后,陈包平和社员们干劲倍增,决定继续增资500万元加强建设,增加必要的服务项目、娱乐项目、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建设农产品销售中心等,使之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踌躇满志的陈包平制定了长久的发展规划。接下来他们将与邻组邻村的农户合作建设各种具备一定规模的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比如桃园、梨园、梅园、竹园、药园等种植园和各种禽畜养殖园,努力把仙源建成四季花开满园,月月果满枝头,产品丰富,环境秀美,生活富裕,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26号阳勇 花塘村里的“流动红旗” “这里草坪草贴的太稀了,这段水泥路未干就被鸡鸭踩了,修水泥路的沙子是河沙吗?这个围栏再用钢筋固定下?”自年花塘中心村被列为新农村点以来的施工期间,每天早上7点,万载三兴镇花塘村共产党员阳勇便开始了监督施工工作。这名黝黑精瘦的52岁的汉子,每天白天在施工现场,晚上走家串户了解建设情况。用一名党员的实干担当,竖起一面“流动”红旗。 带头当好“信息员” 在新农村建设动员会上,阳勇带头签订了新农村建设承诺书,承诺积极参与新村建设。面对面与村民沟通,把新农村政策讲解到位,同时将群众的意见建议向上级反馈,当好了新农村建设政策讲解员和信息员。他累计组织召开村民代表会6次,征集意见建议26条,所有合理建议均得到采纳和落实。 带头拆除破旧空心房 花塘中心村有农户户,人口人。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累计拆除旧房栋,涉及农户户,合计面积20平方米。面对拆除任务重的问题,阳勇实施“三拆”。一是党员组长带头拆。拆自己房,在阳勇的鼓励带动下,在一个星期内党员就全部拆除了自己的空心房和危机房。二是带头帮助拆。一些村民不舍不愿自己动手拆房,一些村民长期在外打工,不能回家拆房,这种情况,在征得村民同意后,阳勇与村组干部、理事会一起帮助搬旧物,拆旧房。三是党员帮助重点拆。对于一些思想不通,需要重点“突破”的房屋,阳勇就发动亲戚朋友一起做工作。 监督负责到底 面对阳勇每天在施工现场的“唠唠叨叨”,做事的小张经常用“我是给老板打工的不是给你打工的”这句话怼回去,小李也经常暗暗较劲对阳勇的话当做耳边风,开货车的宋师傅经常劝阳勇少管闲事。但是,他依然是每天准时出现在新村建设现场,跟随施工队伍上下班。他常说,你们现在怎么骂我们都可以,我不想这么美丽的新村我的孙子孙女们看不到,我们希望“好花常开,好景常在,所以好人是绝对不可以常做”。在他的感染下,3户长期在家忙家务的农村妇女,也加入到做新农村“监工”的队伍中,每天监督施工进度和质量。 土地流转促进产业发展 阳勇引导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招商来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目前全村已通过土地流转转包,规划小龙虾养殖亩,有机果园种植亩,后期将鼓励村民依托产业优势,整合资源,通过成立农民合作社的形式进行种养殖和兴办农家乐庄园,让村民自己当老板赚钱。 27号吴振生 致富不忘乡梓,创业荫泽家乡 在石岭村,提起吴振生,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不是因为他企业家的身份,而是因为他饮水思源,富不忘亲。年1月,吴振生出生在万载县株潭镇石岭村石岸组的一户贫苦家庭,从小就跟着父辈兄长干农活,养成了艰苦勤奋的好品格,从做小学代课老师、摆地摊、贩菜蔬等做起,经过20多年的打拼,逐渐在交通物流、地产置业、汽车销售等方面开创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如今已拥有数家公司。富不忘本,功成名就的吴振生开始思考怎么“反哺”家乡。他捐资修路、助学、扶贫,却始终觉得缺了点什么。 “后来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帮乡亲们致富,这才是长久之计。”吴振生说,随着秀美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如火如荼的开展,他决定出资为自己的家乡打造新农村精品示范点——吴家新农村。为打造一流的新农村,吴振生亲力亲为,全程参与规划建设、选材施工等所有环节,以高标准、严要求建设一个既秀美又能让家乡致富的新农村。“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吴振生如此表示。 吴家新农村位于石岭村部西北方向米左右,覆盖了吴家、岭背、石岸、坳仔等7个村民小组,新村点规划面积亩,以“公园+乐园”、“环境+家园”、“产业+田园”三园合一,打造精品化乡村田园综合体。新村根据功能需求划分为四个区:一是山林休闲区,通过门楼、精品公园充分展示乡村形象,构成休闲游赏区域;二是田园休闲区,主要通过改造梳理村落的水系,形成趣味农耕的娱乐体验区;三是农田产业区,通过规划设计种植,体现田园风貌景观,同时结合本地的谷酒酿造、古法榨油工艺,传承发扬产业特色;四是功能配套区,集中了大部分的民居建筑,通过完善“七改三网”改善人居环境,通过改造老祠堂和建设农耕文化馆,凸显人文气息,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必要的集散活动场所。一期工程预计投资万元,吴振生个人出资万元,主要用于建设休闲公园、农田分区、田坎护坡、道路拓宽黑化、沟渠改造、房屋立面改造、绿化、亮化、停车场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二期、三期工程主要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打造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形成农业产业及旅游相结合的经济发展产业。今年上半年,吴家新农村一期工程将基本完工。 28号王善勤 放弃上班甘洒汗水报乡梓 王善勤,万载县白水乡文义村上园人,今年45岁,现在县工业园务工,月工资收入0多元。 年9月政府决定在文义村上园建设新农村精品示范点,在成立理事会时,苦于理事会长无合适人选,大家都想到了曾当过村干部、生产队长在当地威望较高的王善勤,但都没底气。因为理事长一职是义务的没有报酬,又是一项复杂会得罪人的工作,王善勤会停薪回家干理事会长吗?村书记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了王善勤,出乎意料三言两语他就爽快的答应了,他说能为父老乡亲做点实事,牺牲点个人利益算什么呢。说干就干,王善勤通过耐心细致做好父母兄弟的工作带头拆除了自家一幢㎡的老宅子,在他的带动影响下,上园新村点共拆除旧房2㎡。 上园人口密集,人地矛盾尖锐,在公共场所建设方面总要用一些地村民不愿意这样让给大家。王善勤总是拿自己的地调换给人家,这次新农村建设王善勤让出1.5亩水田、旱地。如水塘、文化广场、小公园等。 新农村建设点共花费了五个月的时间,这个日日夜夜王善勤东家门西家户上户做工作协调各种矛盾纠纷,这五个月共损失10元,新村点建设好了村委会是在不过意打算补助0元,被他好意拒绝,他说只要乡亲们信任我,就满足了。钱以后可以去赚。现在政府政策好家乡建设好了,我也有成就感。 29号姚志煜 坚守二十载,旧村换新颜 姚志煜同志自年任明月山洪江镇古庙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20年了。古庙村在他的不懈追求和治理下,从前年的软弱涣散、籍籍无名、村庄环境破乱不堪,变成了如今一个和谐美丽、声名远播、干净整治、人人都向往的旅游村庄。 年古庙村被列为省定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姚志煜把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主要建设内容来抓,抓规划、抓施工、抓精美景观建设、抓村庄整治。为保护古庙村原始风貌,制止村民为了增加接待场所乱搭乱建,姚志煜挨家挨户地上门到群众家里作工作。通过姚志煜为首的村干部苦口婆心地劝导和耐心反复地宣讲,古庙村群众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自觉地制止乱搭乱建现象,保住了南惹自然村秀丽的原生态风貌。姚志煜以新农村建设项目为切入点,自己多跑路、群众得实惠,整合各类建设资金多万元,大力开展旅游景点新农村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一下拉升了古庙村的颜值。 在姚志煜以身作则、亲历亲为、务求实效工作作风带动治理下,如今的古庙村一派春美人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年底,全村发展农家乐42家,年接待游客达22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达万元以上,已脱贫1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乡村振兴。古庙村已成为明月山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点、生态文明村庄,并被评为年度宜春市新农村建设秀美乡村示范村。 30号刘平华 带领偏辟小山村走上兴旺的引路人 水口村是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温汤镇一个独特迷人的村庄。距离温汤集镇4.2公里,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沃土泉甘。由于偏隅一方,前些年村庄还一度破旧荒凉。近年来,在村支部书记刘平华的带领之下,水口村逐渐从衰败走上兴旺之路,借助乡村旅游,乘明月山旅游之东风,水口村民宿产业崛起,成为各村争取学习的模范。 刘平华只有小学文化,但一颗把乡亲带富的心。通过不断地自我加压学习和摸索,他带领着全村党员干部找到了一条最合适水口村的发展之路——发展乡村旅游。于是,很早就把青山绿水、老房子、老物品、传统民俗列为村里重点保护对象,一边保护一边招商引资开发一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年,刘平华为村庄更加秀美、找到更加适合水口村整体坏境的秀美乡村建设方案,谓呕心沥血,工作常常是通宵达旦、废寝忘食。修旧如旧,留得住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整村推进的方案实施,有些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常常会有因为土地问题阻拦施工的现象发生,刘平华带头走门串户的去协调、当面和群众讲政策排困难。刘平华争取各类资金多万元用于“七改三网”及“8+4”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刘平华风里来雨里去常常一线指导,自己也参与劳动。他对人常说:“这是生我养我的家乡,同时也是全体父老乡亲的家乡,我的根都在这里。这片土地犹如我们的母亲,把这建设得更加美好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在刘平华引领下,水口村干部群众鼓足了干劲,将“房院变成了花园、村庄变成了景点”。 如今水口村在刘平华引领下,发展得越来越好。路网发达、“三网”全覆盖,建成污水集中处理池及系统化排污管网,村庄干净整洁、和谐宜居。现有精品民宿5家、农家乐35家,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达0万元以上,总共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有10户高质量脱贫,实现了乡村振兴。水口村已成为明月山区远近闻名的省级4A乡村旅游点、省级水生态文明村庄,并被评为年度宜春市新农村建设十佳秀美乡村。 请为您心仪的新乡贤 投上一票吧! 为他(她)喝彩! 公众投票方式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