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9/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编者的话‖

  年,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三位台州籍烈士入选。

  他们分别是谢升标、王禹九、陈安宝。

  去年,陈安宝烈士纪念馆在路桥横街正式开馆后,本报曾作长篇报道《将军魂》,讲述了陈安宝将军的英勇故事,广受   今年,我们将目光投向另外两位英烈——王禹九、谢升标,追寻他们的英勇足迹。

虎胆英雄谢升标

谢升标,年出生于邵家渡开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勤奋好学,曾上过两年私塾,后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失学后,他一边参加家务劳动,一边坚持自学。

  年,谢升标考入中央军校第三期,毕业后任国民党陆军第6师上尉连长,参加北伐战争。年在庐山军官训练团集训,因成绩优良擢升为陆军第24军中校团长。不久,到中央防空学校学习,毕业后提任上校旅长。年,任河南省郑州市警备司令。

  一

  年,谢升标奉命率部到上海参加抗战,在南翔战役中得了个“虎胆英雄”的称号。

  当时,日军约有一个师团的兵力向南翔发起猛攻,国民党军队的阵地连连失守。谢升标觉得,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他派人侦察日军驻地的地形及弹药仓库的情况,向上司报告,准备带人在夜幕中袭击敌人的弹药库,为大部队出击反攻创造条件,以求反败为胜。

  当天晚上,身为上校旅长的谢升标,亲自带领一个小分队,身穿日军服装,突破了敌人的三道岗哨,潜伏到日军弹药库附近。弹药库周围有重兵把守,巡逻队穿梭不息,无法进入弹药库,谢升标决定用手榴弹远投。

  谢升标是投弹投得最远的一个。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果断地对弟兄们说:“我们来个声东击西。”他带着小分队里投弹最好的几个人向西边突击,接近敌弹药库后进行投弹,其他人员则朝弹药库东边攻击敌人。

  枪声一响,日军的所有火力都向东边的小分队开火,谢升标等乘机猛冲,连连向敌弹药库投弹。顿时,弹药库里火光冲天,爆炸声响成一片。国民党军大部队闻声发起冲锋。这一仗,国民党军反败为胜,谢升标立了头功,上司夸他是虎胆英雄。

  二

  谢升标被委任为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后,率部到江苏宜兴张渚地区开展抗日斗争。

  张渚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位于沪杭宁三角地带中心。控制该地区,可震慑上海,并可依托天目山,跨越钱塘江,南下闽粤,西至赣湘,可攻可守,进退自如。而且该地区物产丰富,军需供应条件好,无后顾之忧。

  谢升标司令率部驻地张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治理社会秩序,安定人民生活。

  年12月上旬,日军第一次撤出张渚镇后的几天里,街市秩序混乱,地方势力为非作歹,各霸一方。乡村农民不敢上街,商店不敢开门营业。

  谢升标到张渚后,决定从宣传抗日入手,治理社会秩序。他叫政治处印发油印小报《边游日报》,向民众宣传抗日的重要意义,发布国共合作抗日的消息,鼓舞人们抗日的斗志;同时指令部队到处张贴“安民告示”,派人敲锣喊话,警告敲诈勒索的流氓恶霸必须收敛,否则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还动员工商界投入正常生产和经营,由部队给以保护,维持镇上秩序;动员当地原区长、保长出面维持社会治安。

  这一招,果然灵验。不几天,镇上的商店都开门了,客商也多起来了。

  当时,张渚镇上有五爿烟店。周边沦陷区的烟丝紧张,都到张渚抢购黄烟。烟店门口一清早就人头济济,抢购成风。谢升标得知后,设法把五爿烟店刨好的烟丝每天集中统一出售,并派部队帮助维持秩序;另外,动员烟店到山区采购烟叶,制作烟丝,备足货源。通过一周的努力,抢购烟丝的风潮平静下去了。因日军封锁禁运,当时山区食盐供应非常紧张。谢升标亲自率部队,先后多次打进日军占据的宜城、徐舍、和桥等镇,抢运食盐至张渚,解决山区民众和部队的食盐供给,得到称赞。

  谢升标不仅积极治理社会歪风,对部队邪气同样严肃整治。

  部队在太华乡的胥井和桥涯一带活动时,谢升标发现部下有三个战士到老百姓家敲竹杠,即对其严杖后关禁闭。有一次,部队一个队长在庙西村触犯军纪,被枪毙在张渚南街的断头桥,在战士中震动很大。群众都称谢升标的部队比较规矩。

  此后,张渚地区的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谢升标做的第二件事是恢复行政机构,招兵募勇,扩大武装,积极抗日。

  年3月初,谢升标在张渚镇召开了宜兴、长兴、溧阳、郎溪、广德等县有关行政人员和地方绅士五六十人参加的会议,主要商讨恢复行政机构、安定抗日后方的社会秩序、宣传抗日、确定税收给养等问题。

  谢升标还以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部的名义,到句容、金坛、武进、江阴等地招募散兵游勇,扩大抗日武装。

  在张渚一带山区,广大爱国青年纷纷报名,一时报效者达千余人。无论招抚的义士、国民党的散兵游勇还是新兵,谢升标都统一加以短期训练,统一编入游击部队,使抗日武装力量从几百人发展到二三万人。

  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动员更多的人参加抗日,谢升标根据各人专长委以重任。他委任率部前来投奔的国党军官吴保桓、占聚民为副司令,占聚民兼参谋长,施建中为政治处主任,顾立民为副官处主任,吴旷为通信队队长,丁国桢为秘书。

  这支抗日游击部队,以苏浙皖三省边区为阵地,平时主动出击,歼灭敌人,屡给敌人以重创;战时主动配合国民党第4军第60师英勇作战。

  三

  年12月22日,谢升标率部堵袭日军转移,毙敌多人,毁敌战车两辆。12月23日,侦察参谋报告,日军秋山中队炮兵联队向长兴转移,谢立即率部前往拦截,毙敌多人,并毁敌大炮两门。

  年1月8日,谢升标派一个小分队潜入宜城西北的宋渎小镇,收集国民党军撤退时留下的枪支弹药。11日,侦察人员报告,驻在宜城的日军正准备撤退。他立即派人烧掉日军撤退时必经的宁杭国道上的轸村公路桥,派第二中队疾驰宜兴城,全歼正在准备撤退的日军,收复宜兴城。日军在宜长公路上驻扎一个班守护公路交通线路,谢升标派长兴抗日义勇游击队天天去袭击。敌人害怕了,把这个班撤走了,游击队终于拔掉了这颗“钉子”。

  2月21日,日军为了保护公路交通线,调集军队从下新河据点出发,对别桥一带进行扫荡,妄图消灭游击队。谢升标的司令部当时正驻在别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谢升标下达了死命令,游击队集中兵力反扫荡,坚决粉碎敌人的阴谋。他亲临前线指挥,游击队在陈家桥旧兜圩激战七天七夜,毙敌人,内有少佐1名,伤敌数百人,生俘34人,内有副官1人。

  年3月18日,谢升标奉令赴屯溪面见国民党第三战区第二野战兵团司令薛岳,接受配合野战兵团向日军发起反攻的命令。3月20日,国民党第59师与驻陆安桥、丁山、鸡龙山、飞皇岭一带的日军激战,第60师与陶坎头、晨山、八里棚等处之敌鏖战。

  当日,刚从屯溪回司令部的谢升标不顾旅途劳累,率部前去增援,队伍至长山一带与敌遭遇。这一带是日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为了逃命,日军凭借有利地形,集中火力突围,子弹、炮弹从山上直泻下来。谢升标奋力堵截日军,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5岁。

  谢升标抗日阵亡后,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令第3战区前敌总指挥部薛岳加委谢升标中将;国民党政府决定由民政部发给抚恤金。

  这一消息传到临海,县抗日自卫委员会于4月25日下午2时举行追悼会,各机关、团体、学校、民众代表及其家属千余人参加。(作者:王荣福)

诗剑儒将王禹九

王禹九,原黄岩县乌岩区联岭乡(今属黄岩区宁溪镇)王家店村人,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9军少将参谋处长,年在南昌保卫战中壮烈牺牲。

  近期,王禹九将军的长女王文黎接到民政部的邀请函,将赴京参加9月3日全国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观礼。

  日前,我们来到九峰烈士陵园和宁溪镇庄山,走过禹九路,瞻仰纪念碑和禹九亭,追寻烈士的足迹。

  投笔从戎

  在宁溪镇,笔者实地走访了王家族人王加寿。他小时候见过王禹九一面,今年86岁高龄,非常健谈。

  年,王禹九出生在黄岩乌岩王家店,年在宁溪南渠高等小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得父亲引荐,在方家岙一秀才王卓丰办的私塾执教一年,以助家资。

  当时的中国,正值多事之秋。辛亥革命失败后,各派军阀为扩大势力,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连年混战,竞相出卖国家主权,对人民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

  年,王禹九离开了家乡,考入浙江陆军干部学校,毕业后在30军担任排长。年,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北伐,浙江军队起义响应,王禹九所在的部队被编入北伐军21师63团(时任师长严重,团长陈诚)。

  在军队中,王禹九是个好学进取的青年军官,博览群书,对古诗词尤感兴趣,在戎马倥偬之余,常即兴吟咏,是一位“诗剑共飞扬”的儒将,能文能武,深得陈诚赏识与器重,屡受擢升。年,王禹九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三期)学习,毕业后任98师团中校团副。

  成为一名职业军人后,王禹九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治军甚严,带的部队上下用命,纪律严明。

  年10月,国民党军队在江西对红军发动第五次“围剿”。王禹九所在团队未与红军正面接触,只担任了修公路、筑碉堡的任务。他耳闻红军英勇善战,目睹苏区军民的鱼水之情,深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与战斗精神感召。他痛感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当有人拉拢他参加特务组织“蓝衣社”时,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

  年,王禹九任98师旅团上校团长,率部驻守湖北当阳。初到当阳,他即命所部打扫全城卫生,疏浚街巷阴沟,每周从部队派员协助地方保甲长检查居民的清洁卫生。当阳有“张飞立马退曹军”的长坂桥和“赵子龙单骑救幼主”的长坂坡,王禹九就发动军民,将这片空旷的古战场建为长坂公园,为当地群众提供游乐憩息场所。王禹九在当阳期间,与各界人士相处甚密,受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在用人上,王禹九也有自己的主张。任团长时,他曾向师政治处要来少尉助理干事丁保良(永康人),任团里的上尉书记官。丁保良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地下党员,当时刚从杭州陆军监狱释放。王禹九看重他的文才和为人,不避嫌疑,大胆启用。

  软禁关押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的侵略野心越来越大,全国人民的抗日呼声日益高涨。

  当时,上海各界人士纷纷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同时为前方将士募款捐助。王禹九团里的军需主任郝守隆是个爱国军人,他和丁保良一起,在一些军官中为章乃器等人组织的上海救国会募捐,王禹九也多次慷慨解囊。他们把捐款汇到上海后,上海则寄回一些进步书刊,有时也夹带着红军学校的招生广告。

  当时军中规定,只可阅读《蒋委员长言论集》、《曾胡治兵语录》等书,他们收到书刊后,只能在比较要好的军官中秘密传阅。王禹九阅读了这些救亡刊物,曾激昂地说:“我们是有四万万人口、有几千年文化的大国,难道能被一个只有弹丸之地的小人国吃了吗?我不信!”

  年四五月间,王禹九部离开当阳,辗转于粤汉铁路沿线。年二三月间,王部由蒲圻县移至汉口的湛家基驻防训练。四月初,郝守隆与丁保良等自发的进步活动,被人告发“团内有共党分子”。

  四月的一天,王禹九和丁、郝等人切磋围棋棋艺——他们经常以切磋棋艺的方法,探寻战役布局谋篇之道。忽接师部电话,要王禹久速去师部,接着师军需处又电话来召郝守隆。不久,代理师长方靖(当时师长夏楚中在南京受训,由旅长方靖代职)带人来到团,搜查军需处和团长卧室。

  郝守隆的日记中,记有赞美“一二·九”学生运动以及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留蒋介石喝彩叫好的一段话,招来杀身之祸,第三天即遭秘密处决。在王禹九的住处,数本赤色书刊被搜出,其中有《辩证法与唯物论》、《经济学》、《大众哲学》等等,说他有“共产党嫌疑”,因此也被撤职,先软禁于武汉家中,后遭关押。同时被捕的,还有其他一些军官,与他关系密切的连长、排长均被开除军籍,遣散回家。丁保良被师军法处判处10年徒刑,后被师长夏楚中改成三年,关押在武汉陆军监狱。

  王禹九被关押期间,同属98师的团团长路景荣曾去探望他。大家说起日本军队的嚣张气焰,十分气愤。在被软禁、关押期间,王禹九写了40多篇日记、26首诗词。他填词的《虞美人》中有“酒酣无奈愁肠结,谁把匈奴灭?书生报国愿成空,剩有床头匣剑气如虹”的句子,抒发内心的悲愤与无奈。

  重获起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前线战况不断吃紧。王禹九被羁押四个月后获释放,重获起用,再任团长。

  国难当头,王禹九一再请缨抗战。8月,他收到一份电报,奉命率部奔赴上海嘉定抗日前线。路过南京时,他为家人写下遗书,决心拼死疆场,不打败日寇决不生还。

  在上海前线,王禹九部随98师参加了历时三个月的淞沪会战。王禹九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力挫敌锋,屡建战功。

  年11月,日军攻占上海后,沿沪宁线直逼南京。王禹九奉命率部坚守常熟,与日军展开激战。战斗中,中国守军失去联系,面对蜂拥而至的日军,王禹九冒着激烈炮火,奋力率部出击,予敌以重大伤亡。

  常熟之战后,王禹九升任79军76师旅副旅长,后又升为少将旅长,旋即调任该军军部少将参谋处长,转战于苏浙皖地区。79军是原98师扩编的,军长夏楚中,下辖98、76、81三个师。年秋,丁保良被释放后致函夏楚中。因当时正需用人,夏楚中就让丁保良在军部充当上尉书记,后为军部少校参谋。年10月,79军奉命转入江西南浔线作战。

  以死报国

  为了打通浙赣线,日军早在年武汉作战之初,就企图“根据情况占领南昌”。攻占武汉以后,其大本营立即下达“来年阳春之际攻占南昌”的命令。年3月,日军以全力压向江西南昌。79军奉命在江西安义、高安一带布防。

  3月17日,日军第6、、、师团在第11军司令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向南昌进犯。79军处于日军进攻的中路方向。3月20日,日军在余门大炮火力的掩护下,强渡修水河,与79军所部展开激战。至23日,守军伤亡过半,日军先陷安义,续陷万家埠、奉新等地。26日,79军军部在虬岭陷入日军重围,而军部兵力仅有一个特务连,形势极为严峻。

  3月27日凌晨,79军军部组织突围。王禹九率领特务连,挥兵突袭日军阵地,奋力拼杀,战斗异常酷烈。但从早晨到中午,也未能冲破日军的包围。

  浴血奋战中,王禹九多处中弹,身负重伤,被部下背回军部时,他将书面遗嘱、遗物交给了夏军长。由于伤势过重,当日下午,他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年仅37岁。临终前,他曾赋诗一首,其中有“一颗子弹一个敌,一寸山河一滴血”的诗句。

  3月28日,79军军部集结散兵,选准突破口,重新布置突围。

  当天晚上,丁保良带着一个班,抬着王禹九的遗体,跟随突击队,绕开日军哨所,于29日中午突出包围圈,到达高安县伍桥乡。他们买了一口棺材,将烈士安葬在一个较平坦的小山坡上,坟前立一木牌,上写“抗日阵亡第七十九军少将参谋处长王禹九之墓”,以为标记。

  王禹九牺牲后,国民政府下令追晋他为陆军中将。

  年7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王禹九为革命烈士。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王禹九为革命烈士,并向其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年清明节,王禹九烈士的遗骸从江西省高安市伍桥乡迁放到黄岩九峰烈士陵园,萧克上将亲笔题词“抗日烈士王禹九将军之墓”。据当事人回忆,黄岩区民政局会同烈士子女前往伍桥乡迎回烈士遗骸时,当地父老乡亲千余人挥泪相送四十里。

  6年12月,宁溪镇政府在庄山为王禹九将军建造纪念碑和禹九亭,还把一条路命名为禹九路。(作者:陈献梓)

来源:台州日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