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已敲定 赣江新区也如火如荼建设中 江西这两件大事 日前又有了新进展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完成编制日前,《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已完成编制,目前正在进行公示。根据《规划》,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区域面积9.23万平方公里,将形成“一核、一脊、两翼、两区”的城镇空间格局。江南君给你一一解读下。 这些地方被纳入 《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规划(-)》是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江西省实施规划,是江西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促进昌九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江西省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区域性规划。 规划范围与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确定的江西省相应辖区范围一致,涉及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宜春、新余、萍乡等地级市全部行政辖区和抚州市辖区、东乡县、金溪县、崇仁县,吉安的新干县、峡江县,区域面积9.23万平方公里。 总体目标 建成现代化城市群 与绿色城镇化先导区 《规划》提出,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思想,以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为契机,建成“自然环境优美,人居环境一流、经济繁荣高效、人民幸福安康、人文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群与绿色城镇化先导区。 发展定位方面,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将成为联动“一带一路”的内陆开放高地、长江经济带绿色产业聚集区、国家绿色城镇化先行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山水文化旅游区。 大方向定了 必须一步一步落实 看看具体的规划 “一核、一脊、两翼、两区”《规划》提出,环鄱阳湖生态城市群将形成“一核、一脊、两翼、两区”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核“一核”为南昌大都市区,是全省人口与区域性服务功能的核心聚集区。加快建设南昌核心增长极,建成长江中游城市群“中三角”的重要一极。 一脊“一脊”为南昌大都市区、九江都市区组成的昌九一体化发展区,是引导环鄱阳湖城市群绿色崛起的核心地区。以赣江新区作为联动两大都市区的纽带,加快推进绿色城镇化、绿色产业集群发展。 两翼“两翼”分别为东部的信江河谷城镇群、西部的新宜萍城镇群,是城镇化、产业化的重点承载地区,也是推进跨区域合作的门户地区。 两区“两区”分别为赣东北以景德镇为核心的景婺鄱城镇协调发展地区,发挥区域的文化、旅游与生态资源优势,共同建设景德镇国际陶瓷文化与生态景观游憩地;赣西北的幕阜山-九岭山风景游憩地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绿肺”和休闲后花园。 南昌大都市区要这么发展 根据规划,南昌大都市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至年,常住人口规模将达到万人,并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城镇群。一个实力、创新、开放、智慧、美丽和文明的“大南昌”,你期待吗? 抚州、丰城城区规划大都市区副中心大都市区空间结构以生态为本底、以区域交通廊道为空间发展骨架、以交通时距圈层为空间发展依托、以城镇组群为空间统筹重点,形成“一核、三组、四廊”的大都市区空间结构。 “一核”:指包括南昌市辖区、南昌县和安义县部分地区的大都市区核心区。 “三组”:在大都市区东南部、西南部和北部分别形成三大城镇组群,分别是抚州城镇组群(抚州中心城区、云山、唱凯、文港、李渡等)、丰樟城镇组群(丰城中心城区、樟树中心城区、八景、临江等)和昌北城镇组群(桑海、永修县城、马口、艾城等)。 “四廊”:以南昌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形成放射状的四条发展廊道,包括沪昆走廊(鹰潭-南昌-高安-新余-宜春)、京九走廊(赣州-南昌-九江)、向莆走廊(南昌-抚州)和景铜(景德镇-南昌-铜鼓)生态走廊四条主要廊道,四大廊道形成“夫”字形发展结构。 大都市区城乡空间体系方面,规划形成“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级中心-重点镇-一般镇”五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包括:规划大都市区中心城市即南昌中心城区; 规划大都市区副中心城市两座,为抚州城区和丰城城区; 规划大都市区县级中心9座,分别为高安城区、樟树城区、余干县城、进贤县城、东乡县城、永修县城、奉新县城、安义县城、靖安县城; 副县级中心3座,分别为云山镇、大城镇和温圳镇;规划大都市区重点镇21座。规划大都市区一般镇84座。 交通有一系列大动作铁路系统规划方面客运铁路系统主要以快速铁路、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为主干,普通铁路为补充。快速铁路形成“两横两纵”的网络布局,横向包括沪昆客专和昌景黄客专;纵向包括京九客专和向莆铁路。利用客专与城际铁路组织开行“八放射”的城际班列。建设“六射一联”市郊铁路的网络。 公路系统规划方面规划大都市区形成“一环两联八射”的高速公路网格局。中心城区外围高速成环;“两联”为西绕城高速外绕线和东乡-昌傅-奉新高速;“八放射”包括(南)昌九(江)高速G70、(南)昌铜(鼓)高速G60N、(南)昌上(栗)高速S38、沪昆高速G60西段、(南)昌宁(都)高速G、福银高速G70南段、沪昆高速G60东段、(南)昌德(兴)高速S36。依据江西省省道网规划加密大都市区内国省道网,规划国道网形成以南昌为核心的“十射一联”结构,“十射”包括G(永修方向、樟树方向)、G(永修方向、抚州方向)、G(高安方向、东乡方向)、G、G(靖安方向、余干方向)和G;一联为G。 大都市区航空规划方面扩建昌北国际机场,新建第二条跑道,飞行区等级为4F,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建设昌北国际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实现航空高铁、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地铁、公交、长途、自驾、出租车等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换乘。迁建青云谱机场,选址位于瑶湖东侧,占地亩,满足中航工业洪都现有产品及后续产品试飞要求。 新建抚州机场,定位为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年旅客吞吐量50万人次。推进樟树军民合用机场建设,定位为支线机场。新建高安、奉新、靖安3个基地通用机场,丰城和余干规划2个一般通用机场。 赣江新区要这样发展 今年6月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江西赣江新区 标志着江西赣江新区正式获批 成为中部地区第2个、全国第18个国家级新区 1梅岭保护开发纳入新区统筹规划建设《规划》提出,考虑将推动南昌西部梅岭的保护与合理开发,也将其纳入赣江新区统筹规划建设,以探索生态文明下的新型城乡关系。 赣江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范围包括德安县至梅岭风景区一线以东,并延伸到鄱阳湖畔。 2赣江新区年城镇人口超百万功能空间布局方面,赣江新区有三大核心功能板块,包括共青功能板块、桑(桑海)永(永修)功能板块、“双港”(南昌空港和河港)功能板块。 赣江新区规划两大协调发展区域,滨湖功能板块和梅岭功能板块。滨湖功能板块由共青、永修、新建的滨湖地区构成,统筹滨湖地区开发,在保护滨湖生态、景观、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滨湖都市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休闲旅游、水上运动等多样化产业,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新路子。梅岭功能板块以梅岭风景区为依托,在保护风景资源的前提下,积极提升旅游经济发展。 年新区的城镇人口约-万人,城镇集中建成区面积控制在平方公里以内;年的城镇人口-万人,控制在平方公里以内。 3新增地方财政收入全额返还用于新区建设规划指出,年至年新区内新增地方财政收入全额返还用于赣江新区建设。对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免征或者减征企业所得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加大对新区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项目信贷支持。 这里将是一个新南昌 飞速发展的江西 等你来点赞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