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奉新习俗

奉新人民是勤劳、智慧、淳朴、好客的人民,千百年来,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经济习俗饱含着人民的睿智,生活习俗蕴蓄着浓浓的乡情,礼仪习俗彰显着乡土文化,社会习俗传承着祖辈的希冀,节令习俗昭示着家族的文明,游艺习俗洋溢着天真的童趣。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也是民俗文化中闪耀着熠熠光芒的一颗明珠。

经济习俗之⑷煎糖

米糖,亦称麦芽糖,为老幼咸宜之食品,亦为奉新传统特产之一。自古以来,奉新平原地区均有煎糖习俗,其工序为浸米、蒸煮、化糖、榨糖、煎糖、搭糖、成糖等几个部骤。

煎糖的主要原料为糯米,必备辅助原料为麦芽。先将糯米用清水淘尽,浸泡一夜,待其发涨后,置饭甑中蒸熟,令其冷却至60°C许,再放入适量“麦芽浆”(将麦子置阴暗潮湿处,令其发芽,将麦芽磨成浆,称“麦芽浆”,能将淀粉化糖,学名“糖化酶”)搅拌,保持恒温60°C左右达四五小时。

待熟饭化糖后,将糖汁烧沸,取出置“糖包”(竹篾编就,上有小孔)内,垂吊锅上,稍加挤压,糖液流入锅中,呈清澈、透明状,糖包内所剩饭渣称“糖糟”,可作猪食。

糖液流入锅中后,再烧火煎熬到适当的程度(火大则焦,火小则难凝固),然后起锅,令其冷却,再用双手揉搏拉扯,利用空气氧化成白色,俗称“搭糖”。最后,将糖揉成一大块,外敷炒熟干粉,即为成糖。

煎糖习俗,自古而然,城镇集市,四季有卖。它既是现成的美味食口,也是加工冻米糖的必备原料之一。

经济习俗之⑸挖笋

冬笋是山区特有的一种土特产品,挖冬笋是客家成年男子必须掌握的一种生产技术,也是客家农民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冬笋是毛竹隔年生植物,一般是每两年长一届,长笋之年称“当年”,不长笋之年称“背年”。

每逢当年农历十一月后,冬笋便开始生长,凡客家成年男子身强力壮者,便身背扁篓,肩扛锄头,手拿镰刀,进山挖笋。挖冬笋是体力活,年老体弱者难以胜任;挖冬笋是技术活,不懂冬笋生长规律,力气再大也是徒劳。

挖冬笋有许多经验:选择背阳的山窝,只有这样的地方才土肥、水足、竹大、笋壮;选择竹叶青翠而微带黄叶、祖竹健在而长势旺盛、竹龄在三年以上、且竹根较浅的母竹,因为只有这样的母竹才会笋多而易挖;要善于寻找竹根,竹根学名“竹鞭”,它是毛竹“传宗接代”的根本,根据母竹所在的位置,可分为前根和后根,前根笋多,后根笋少;找到前根后,沿根挖寻,便能挖到冬笋,少则四五只,多则十几只不等。

挖冬笋时要注意保根护芽,一边挖开,一边往回填土,否则会影响来年春笋的生长。

经济习俗之⑹打猎

奉新的百丈、柳溪、甘坊、石溪、澡溪、仰山六乡镇都是山区,野味资源十分丰富,有老虎、野猪、麂子、兔子、野鸡、锦鸡、竹鸡、斑鸠等许多的飞禽走兽。山区各地生活着一些农、猎兼作的村民,他们农忙时种田,农闲时便相约上山打猎。古往今来,形成了许多打猎时必须遵守的信约习俗。

打猎有大猎、小猎之分:活动范围从几里到十几里,专门猎取老虎、野猪等大型野兽的群体活动,叫“打大猎”;活动范围较小,一人一犬,专门猎取野鸡、兔子等小型野物的个体活动,叫“打小猎”。

打大猎时,猎人们必须结伴而行,每人除背着鸟铳、硝角、引硝、生子、铁条外,腰间还必须挂着用猪血和桐油浸过的麻绳索袋与草帽,作为避邪、护身之用。

参与群猎活动的人有明确的分工:寻找兽迹的人叫“抄山”,这是群猎活动中最为艰苦的工作,由经验丰富而又年轻力壮的猎手担任,他们要负责提供野兽出没的痕迹或将野兽驱赶出来;其他的猎手叫“坐场”,他们的任务是根据“抄山”提供的信息,分头把守猎物可能经过的地方,等待猎物“上场”。“坐场”必须遵循的诀窍是“来得快,打得慢”,即猎物仓惶逃窜时,要沉着开枪射击;“来得慢,打得快”,即猎物缓慢试探前行时,要迅速射击,以免猎物发觉逃走。

猎取飞禽叫“打飞”,命中口诀是:“高打头,低打脚,平飞打嘴角。”野猎多隐山腰,麂子多跑山坳,故有“猎打横排麂打坳”的说法。

打猎要严格遵守“三不打”原则:过坳不打、看不清不打、对面不打。这个原则的确立主要是基于安全考虑,避免误伤。

打猎时开一枪的人叫“打头铳”,分配猎物时,打头铳的人得兽头(长度是将兽耳向后贴颈脖,在耳尖处割下)和两个蹄脚,由别人补枪者,补枪人要分一半兽头。“抄山”人得内脏和另外两只蹄脚,其余兽肉按参与人数平均分配,猎犬同样照分一份,由犬主领取。保护野生动物的法令颁布后,鸟铳被政府收缴,此俗逐渐被革除

樊明芳:年5月生,奉新仰山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宜春市诗词学会理事、奉新县楹联诗词学会会长、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奉新二中校长、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奉新一中副校长、《奉新县志》副主编等职。

出版过《名胜古迹楹联选》《古今特长联译赏》《奉新风物》《百丈禅话诗文》和奉新文化系列丛书(8本)等专著,发表过《中国长联初探》《怀海与禅门规式》《张勋墓葬陶仙岭》《趣联大师刘师亮》《唐宣宗在奉新的奇闻逸事》《华林胡氏源流及其祖居考》《新吴侯涂钦的生平及其墓葬考》《司马头陀其人其事》《百丈寺的历史沿革》《浮云宫的历史沿革》《颖学弘敏在奉新的经历考述》《八大山人在奉新的活动轨迹考述》《杨万里知奉新的经历和诗歌创作散论》等百余篇文章。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閭d釜鍖婚櫌娌荤櫧鐧滈鏈濂?
鏍规不鐧界櫆椋庣殑鍋忔柟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