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8/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奉新习俗

奉新人民是勤劳、智慧、淳朴、好客的人民,千百年来,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经济习俗饱含着人民的睿智,生活习俗蕴蓄着浓浓的乡情,礼仪习俗彰显着乡土文化,社会习俗传承着祖辈的希冀,节令习俗昭示着家族的文明,游艺习俗洋溢着天真的童趣。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也是民俗文化中闪耀着熠熠光芒的一颗明珠。

社会习俗之学艺

自古以来,奉新人绝大多数都是以作田为基本职业,但也有少数家境较好的青年以学手艺为荣。究其原因,乃是由于学手艺赚钱多,吃得开;当“老座”,比当农民地位高,且能免晴晒雨淋之苦,一年四季均有事做。

奉新艺匠名目繁多,有铜匠、铁匠、锡匠、木匠、篾匠、棕匠、泥水匠、窑匠、漆匠、染匠、裁缝、剃头匠等等,各行各业,应有尽有。传教技艺的人称“老座”,从师学艺的人称“徒弟”。

学艺之人,经老座同意之后,择日备拜师酒,行拜师礼,才算正式徒弟。师徒关系甚为严谨,崇尚“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信条。学徒期间,徒弟必勤劳谨慎,早晚帮师母做家务,白天挑家伙随老座到东家做工。

“掇咯东家碗,要服东家管”、“做事不依东,着累也无功”,一切按东家要求施工。一日三餐,徒弟要帮老座添饭、倒茶、装烟,老座端碗后,徒弟才能摸筷;老座放碗之前,徒弟定要吃完。好菜置老座面前,老座不叫,徒弟是不能动的。

吃相要文雅,不得狼吞虎咽,否则会被人骂“穷鬼乞相”,老座必以“拨脚、瞪眼”的方式予以制止,食毕私下还要责罚。徒弟学艺进步快慢,多取决于徒弟本身,老座多偏于保守,关键技艺多不轻易传人。

徒弟乖巧,老座必内心欢喜;徒弟愚拙,常遭打骂。技艺不见著录,全凭老座口传心授,乖巧者则心领神会,不断实践总结,方能进步。学艺必专一,不得朝三暮四,所谓“艺多不养身”。学艺者专心致志,往往能学有所成。

学徒一般以三年为限,学完三年,不管技艺进步如何,都要“满师”,办“谢师酒”。学徒期间,不问工钱,只图吃饭。三年之后,徒弟往往还要“参师”三年,工钱得半。此后,徒弟才能自立门户,单独营生。逢年过节,徒弟必备礼物送年、送节,直到老座、师母逝世为止。

社会习俗之祭祖

每年的冬至这一天,是奉新城乡祭祀祖宗的日子。这一天的上午,各姓大开祠堂门,由看守祠堂的管首,打扫庭院,摆好桌凳,洗净碗筷;还要宰杀三牲,用猪头、羊头、全鸡祭祖;摆列供果,如桔子、糕饼之类于案前。

午时一到,尊长、司文穿长袍马褂,有功名的戴着瓜皮顶子,陆续进入祠堂。管首和下届管首净手之后,洗神龛,抹牌位。下午,大开筵席。开宴时,猜拳行令,吹吹打打,热闹非凡,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

这一天的下午和晚上还要做好上谱、注谱、进神位三件事:

上谱:凡在上年冬至后出生的男丁,由家长将其姓名、生庚写好,并视家庭经济状况,送个红包,然后请司文暂时记入族谱,以便下届修谱时录入。

注谱:凡在上年冬至后死亡的男丁,由晚辈写好逝者的姓名、死亡的时间和生平事迹,交由司文在族谱上暂时注明,以便下届修谱时录入。不必送红包。

进神位:凡本家中出现了辈分高、有声望的人物,其姓名经族长批准可列入祠堂神位。如功名在举人以上,官职在知县以上,或是本族中公认的德高望重的人物。首先要缴纳进神位费,还要备有香、烛、鞭炮等祭品,交由司文书写牌位,晚辈跪送呈上。

这一天的深夜十一点左右,祭祖仪式开始,香案前陈列着各种祭品和供果,点燃大红蜡烛,焚檀香,祭祖人员按辈分高低依次排列,由一位有功名或文化最高的人主祭。

全场庄严肃穆,香烟袅袅,灯烛辉煌,程序一般有鸣炮、掌号、上香、祭酒、化钱、叩首等,行三跪九叩礼,最后由主祭人朗诵祭文,仪式结束。

作者简介

樊明芳:年5月生,奉新仰山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宜春市诗词学会理事、奉新县楹联诗词学会会长、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奉新二中校长、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奉新一中副校长、《奉新县志》副主编等职。

出版过《名胜古迹楹联选》《古今特长联译赏》《奉新风物》《百丈禅话诗文》和奉新文化系列丛书(8本)等专著,发表过《中国长联初探》《怀海与禅门规式》《张勋墓葬陶仙岭》《趣联大师刘师亮》《唐宣宗在奉新的奇闻逸事》《华林胡氏源流及其祖居考》《新吴侯涂钦的生平及其墓葬考》《司马头陀其人其事》《百丈寺的历史沿革》《浮云宫的历史沿革》《颖学弘敏在奉新的经历考述》《八大山人在奉新的活动轨迹考述》《杨万里知奉新的经历和诗歌创作散论》等百余篇文章。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
北京治白癜风的地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