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新县多部门联合指导电动车充电棚安装试点工作 近年来,电动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逐步成为群众出行代步的重要交通工具,但随之而来的电动车存放、私拉电线充电问题成为困扰居民的一大消防安全难题。 全国由于电动车引起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7月17日,奉新大队联合城建、安监、房管、城管等多部门深入住宅小区指导电动车充电棚安装试点工作。 联合组先后深入了锦绣江南小区和伟星.滨江花园二期小区,发现小区内不少住户都存在私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的违规现象,导致潜在火灾隐患巨大。 在锦绣江南和伟星.滨江花园二期小区,联合组认真根据各小区实际情况跟物业负责人商定安装点的位置,切实从便民利民出发,制定合理安装方案。 最后,联合组督促该物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安装电动车充电棚工作,从源头上坚决杜绝火灾隐患。 据悉,此次电动车充电棚安装试点工作开展后,大队将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始实施,切实实现电动车智能充电站在奉新县住宅小区“生根”。 社区小喇叭播出平安新天地“楼上楼下,相互关照,小心火烛,防火防盗。”“扫黑除恶,人人参与;和谐社区,共同建设。”家住奉新县城区的居民们每天都可以听到这一声声的小喇叭。多年来,这一声声的小喇叭成为了城区14个社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居民们播出了平安与幸福。 奉新城区的小喇叭是由县社区管委会统一组织的,所属的14个社区居委会都有一支由3到5名社区工作者或社区志愿者组成的小喇叭小分队。这14支小分队队员每天佩带红袖章,手持小喇叭,行走在大街小巷、居民小区、楼院,一边广播,一边巡逻,守护着一方平安。 社区小喇叭起初只是为了工作需要,播放一些通知类的信息,后来慢慢变成了平安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小喇叭除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外,还广播一些居民急需了解的事项。如医保的办理,社保、低保的年检,独生子女费的发放等。 最重要的是广播防火防盗、邻里守望、化解纠纷、出行安全、照顾老人和小孩等平安社区创建的内容,不仅起到了提醒居民做好安全防范的作用,还极大地震慑了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开创了平安建设的新天地。 居民反映说,自从有了社区小喇叭,小偷小摸少了,邻里纠纷少了,我们的生活质量高了。 负责小喇叭播放的大多是社区的居民小组长或楼院长,有着丰富的社区工作经验。他们不仅宣传平安知识,还在巡回广播中处理各种问题。 今年6月的一天,蒋家公式社区小喇叭队员喻德汉在艺苑小区巡回广播时,发现小区二栋四单元楼梯口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车冒出了火花。他立刻扑上前去,一边冒火切断电源,一边大声呼救,并与闻讯赶来的居民一起把火扑灭,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 据了解,仅今年以来,奉新社区14支小喇叭小分队共处理各种安全问题23起,调解各种纠纷50多起,制止违法行为6起。 奉新驻村“第一书记”深夜探望慰问贫困户伴着夜色,晚上9点多,在联盟村忙碌了一天的第一书记罗医院探望慰问受伤住院的贫困户林华英,询问他恢复情况,给他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 林华英是奉新县上富镇联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患有耳疾,前几天在家挑担子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头部和腿部都受了伤,被邻居发现后,邻医院治疗,他就是倔强的说自己没事坚决不去。 直到第二天,伤口化脓了,无奈之下,他儿子打电话给罗洪彬书记,罗书记在做了一番思想工作后,医院,并隔三差五的前去探望。林华英的儿子笑着说:“在我爸心里,罗书记比他亲儿子还亲!” 其实,罗洪彬被联盟村很多贫困户视为亲人,这是由于他时刻把贫困户的困难挂在心上。对林华英的帮助,并不是他第一次送贫困户就医。就在上个月,他还连夜驱车送疝气发作的贫困户张道生到县城就医。他把贫困户当亲人,给贫困户蒋训盛妻子过生日,为贫困户孩子送去书包实现孩子们的“微心愿”……,他一片“彬心”在扶贫。 内容来源:奉新政法、奉新消防、江南都市报宜春新闻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