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西周氏源流简说 公元前年,周宣王子之子周幽王即位,因宠幸褒姒,不惜以“烽火戏诸侯”而博其一笑,各诸侯十分不满。公元前年,申侯与犬戎联络,攻打周幽王,诸侯不来救驾,犬戎与申侯攻入镐京,幽王逃至骊山,被骊山之戎所杀,西周灭亡。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次年,周平王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将国都迁至雒邑(今河南洛阳),标志着东周历史的开始。 周平子少子姬烈被封为汝坟侯,食采汝坟,其后世子孙遂以国为姓,以封地为郡,故有“汝南周氏”之称,姬烈即周烈,被后裔称为受姓始祖。其后十五世有周霄,曾师事孟子;二十世绛侯周勃生次子周亚夫,系西汉著名军事家,累官至丞相;三十四世有晋射阳侯周浚,生凯、嵩、谟、崇四子,并九世封侯;四十三世有周舍,时称“雨贤丞相”,居润州丹阳。 唐永徽二年(),润州府丹阳周氏第四十八世周侁出生,周侁字沂滨,号仕清,唐高宗开耀元年()任镇南武节大将军,驻江州。因不满中宗时武后专权,遂激流勇退,率家人数十远徙他乡,誓寻一世外桃园之地以避之,并默祈于天曰:“命由天定,吾欲适彼乐土!人不露相,财不露白。吾之行辂装行旅车将覆于何处,财若露白,必吾之所也!” 人辂行至江州瀼溪之西伏虎坪前包苞坳(又名芦柴坳),辂倾而财亦露白。周侁素以博学多才见称,他明地理,识阴阳,见此地前有仙鹅孵蛋,后有伏虎来龙,山环水抱,九龙参星,地脉钟灵,事符夙愿,感奋不已曰:“天知人愿,爰得我所也!” 遂举家由润州府丹阳县太平乡丰里仁义堡徙居于此(今瑞昌市南义镇辂北),定名“辂北”,周侁亦成为辂北周氏开基之祖。周侁娶宋氏,续娶叶氏,生周新(字正丰,号鼎卜,居辂北)、周表(字干济,仕河中府尹,擢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因爱浙江山阴之胜遂家焉)、周青(字青羊,号浩芳,开元甲子科进士,授河南御史,徙居河南固始)、周回(字承事,早夭)、周整(字详事,与母叶氏隐庐陵,旋迁吉水泥田)五子,卒谥文肃,故后裔称周氏祠堂为“文肃堂”。 瑞昌市南义镇 周侁定居辂北之后,藉地灵而造人杰,修善德而蓄族脉,其后裔果然人才辈出,甲第蝉联。下传七世周勍,字大节,号虞宾,身历四朝,于唐咸通间官拜兵部尚书,兼御史中丞,进金紫光禄大夫、上国柱。天祐二年(),任江州军事总管。他娶妻16位,生子42人(《湖西周氏谱》说5人),使辂北周氏人丁繁衍登峰造极。 周侁下传十五世有周滨,行念二,字潮海,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二十岁时娶瞿氏,生周考。宋宁宗嘉泰四年(),周考八岁时,周滨举家从建昌横岭(今安义横岭)迁徙到奉新县从善乡湖西村(今干洲镇长青村老基)定居,周滨遂成为奉新湖西周氏开基始祖。 周滨生周考,周考生周善,周善生周宗和周云,周云生周英和周杰,此时应是元代中期,湖西周氏虽然人丁并不多,但已站稳脚跟,且比较富裕,因为此时家族已经新建了湖西别业。据《湖西周氏族谱》载,元代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临川郡公吴澄(-)曾经为周氏作过一首《湖西别业》诗,诗云: “湖西渺何处,令我想像赋。谁家祖与父,曾有手种树。春烟迷桑麻,秋露膏粳稌。旧来多邻并,知复余几许。幸无隳突者,鸡犬得哺乳。闲来究典坟,泪泪忘晨昏。瞿城两平峰,如作虎豹蹲。顾瞻不自舍,默默役吟魂。从来积善门,余庆奕叶存。羡君此厚产,足以遗厥孙。” 元代著名学者、诗人虞集(-)也依原韵和了一首云: “湖中好垂钓,归来常自赋。扶持老来杖,徘徊昔时树。前村看桑麻,后村观粳稌。良畴无高低,步涉百里许。宾至娱豆觞,山樽酒如乳。累累近古坟,往往皆晨昏。鸡窠百龄叟,支离作鸱蹲。读书明窗麓,日景来朱魂。朝廷赐束帛,礼貌于此存。儿子且七十,况复多曾孙。” 从“湖西渺何处,令我想像赋”可知,二人并未到过湖西,只是应约而作罢了。但能让两名大名人为家族作诗,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周滨下传八世是周敏。查《湖西周氏族谱》可知,周敏,字伯明,号湖春,生震(字元亨)、巽(字元贞)、艮(字元通)三子,周敏遂成为三支共祖。他对湖西周氏的重大贡献是于明代宣德年间(-)重建了湖西别业和湖西书舍,而且在当时影响非常之大。明代大学士杨士奇(-)依原韵赋《湖西别业》诗云: “最爱虞文靖,和此草庐赋。湖西地自偏,绕屋扶疏树。书间啼乱鸟,秋来啄新稌。斗酒睦邻曲,相招无不许。别久具豚肩,会数烹雀乳。心慵走州县,耕耨忘晨昏。不为邯郸步,耻作原壤蹲。先人营别业,已作九原魂。寒暑有代谢,文章千载存。续貂吾有愧,作宰有贤孙。” 同时赋诗的还有大学士陈循(-),诗云: “湖西理别业,取足供公赋。诛茆结芳宅,柴桑绕墙树。东皋锄豆苗,西畴刈黍稌。力耕无余赀,衣食聊自许。畜养不失时,鸡彘日滋乳。少者穷典坟,灯火亲晨昏。老者无长松,科头箕踞蹲。游心湖草际,妙句入诗魂。田园信所乐,先儒题咏存。百世知勿替,子子又孙孙。” 还有吏部尚书王直(-),诗云: “昔人远市居,卜宅就田赋。动治湖边业,静倚前村树。朝出荷蓧种,夕归荷禾稌。终岁勤不任,有秋储几许。取足供酒浆,新刍胜酥乳。藉此聚比邻,乐与共晨昏。烟火有新炊,炽炭无兽蹲。喟然怀往事,凄其欲断魂。湖山依然旧,去者无复存。惟留名贤诗,传及子又孙。” 此外,国子监祭酒胡俨(-)也同题赋诗,诗云: “湖西构别业,肥饶足公赋。凿地引清泉,夹岸垂杨树。乐作力田畴,西成望粳稌。荣辱邈无干,行藏比巢许。门第绝嚣尘,鸡犬遂孳乳。二典与三坟,穷理度晨昏。自甘老林壑,何劳讥凤蹲。景物动幽兴,搜敲役吟魂。赖有前哲诗,璀璨珠玉存。于今仕版上,光耀有贤孙。” 如此众多的名公巨卿为湖西别业赋诗,足见湖西周氏在当时影响之大。另外,还有许多文人墨客争相为周敏作《赠湖春翁诗》,张龙山诗云: “湖西西上结幽居,水竹园林兴有余。梧桐风高听彩兆,凤花浪暖化神鱼。绿连畎亩看耕稼,翠映轩窗坐读书。最爱溓溪好孙子,满怀和气独能如。” 王汝成诗云: “豫章城外楚江边,旧业犹存季子田。雉雊蚕眠三月暮,桑阴麦秀几家连。将同杜老家韦曲,似学王维住辋川。我亦五湖耕钓客,沧洲空羡白鸥便。” 冷养吾诗云: “新吴渚秀气,湖以春为名。润及鄱江远,原分修水清。鱼龙多变化,鸥鹭易忘情。此去星河远,仙槎可问程。” 由此可知,周敏系湖西周氏发展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湖西周氏自周敏而后,由于人丁迅速繁衍,他们只得分徙到周边的各个地方,而将祖先最早居住的村子叫“老居”。 他们集中分布在“两县”(奉新、靖安)“两市”(南昌、宜春)计10个乡镇40个自然村。但不管分徙的地方离老居有多远,他们都自称“湖西周氏”,为了怀念先祖,不忘出处,他们的周氏总祠堂和周氏牌坊以及各地的分祠堂,都无人例外地镌刻着一副同样的楹联: 辂北源流远; 湖西世泽长。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 编辑整理:小余 图:网络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