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北地区的奉新客家人,目前约有7万人之多,这些客家人都是从福建、山东、广东、陇西以及赣南等地逐步迁到奉新山区的。 在从前,客家人又称“归德乡”人,他们保留着客家人的传统和风俗习惯,特别讲究的是人情礼节、厚重民风。凡是娶亲嫁女、乔迁新居、寿庆生日都要置办声势浩大、场面热闹的酒席,以此招待客人。这是千百年来祖上形成的民俗风情。 置办酒席自然要请人帮工,客家人情义盛浓,只要叫唤一声,左邻右舍族府宗亲,都会来无偿帮工,因而要设帮工名单和成立礼房。坐礼房并非轻而易举任人可为之事,因为这场喜事的好坏与成败、社会效果的反响,取决于礼房人员处理事情和安排分工得当与否。 安排帮工名单是一件大事。在一般农家,场面大一点的红白喜事单帮工人员就达70~人,酒席正餐一般在30桌左右,有的达40~70桌。帮工单设置的岗位有:礼房(白喜事称库房)、司厨、知客、接礼、传茶、煮饭、借送物、进出托、收洗碗筷、打杂。若结婚红喜事另有伴郎、伴娘、抬嫁妆、接新娘、旌使等近20个行当。 礼房人员一定要量才适用,发挥专长,安排得当,人尽其才。否则,英雄无用武之地,杀鸡用牛刀,就会把喜事办砸了。各部门的人员多少也要根据工作量的多少合理分工。 执事名单安排后要张贴。现在的红喜事一般两天。减少了过去的娶亲晚上打新房和第三天下厨程序。白喜事一般以堪舆而定日期。 归德乡礼房人员要懂得许多民间风俗习惯,人情礼节。先讲红包知识:男到女家接新娘一般不少于24个红包,即:翰墨、理事、开门利市、司厨、辞祖、开面、沐浴、五匠、旌使、媒人、贴封、捺锁、装橱、着衣、晋履、掌伞、封坛等。客家的文人墨客把这些红包知识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便于礼房人员派上用场: 难得月老促秦晋(媒人),有谢冰人盛隆情(红叶)。 公输艺巧巧制作(木工),文成引线线穿针(缝纫)。 篾作金丝丝绸路(篾工),厨添佳味味香馨(司厨)。 花絮飘飞暖心扉(弹匠),开坛见喜喜盈门(开坛)。 饰上添妆成佳丽(着妆),满脸春风结同心(开面)。 沐浴清身如碧玉(洗澡),添妆佳色盛奁新(油漆) 金锁吻合成双对(捺锁),宝炉生辉炽热情(铁匠)。 腾凤于飞喜归巢(捧凤),锦被鸳鸯两相亲(捆被)。 翰墨飘香总理事(礼房),旌使重任得双全(挑担)。 盛橱锦衣巧装点(装橱),祝祖禀告喜联姻(祝祖)。 女方回男方的红包一般不少于17个:如翰墨、理事、红叶、司厨、整容、铲火、旌使、合卺、撒帐、发烛、司盥、伴郎、伴娘等五花八门。对于女方的红包也有人讲究文采,用四个字形式写下来,如:翰墨生香(礼房)、蹇修柯人(媒人)、冰人好合(红叶)、厨添佳味(厨房)、春风满面(整容)、合卺欢娱(交杯)、喜烛生辉(发烛)、锦被鸳鸯(整被)、罗帐好合(撒帐)、红炉取暖(铲火)、凤伴相依(伴娘)、引鸾好合(伴郎)、盥漱传水(传水)、涤尘清吉(扫地)、晋履前程(新娘换鞋)、风雨无阻(掌伞)等。 写法上也没有标准统一的硬性规定。有的地方在红包词语上会写得别出心裁,较有文化艺术性,但万变不离其宗。再讲“轿对子”,在奉新山里客家乡,有时还兴起“轿对子”,即男方到女方家带上上联,要求女方家的礼房人员或有文化的人对下联。而女方家的主事人员特意要取男方的“翰墨礼红包”。 这样一副对联完完美美,贴在迎亲的车上或男方带回家贴在喜事场中的大厅堂里,以示喜结秦晋,红红盛盛,皆大欢喜。有的姓氏嫁女时有特殊的迎接男方送聘礼人员的方式,即当男方家吹吹打打去女方家送猪肉、饼、面、糖果、衣物等彩礼快进女方家大门时,女方家帮工人员(一般是厨房人员)会将大门关起来,等到男方家由洞里送了红包进去以后,才鸣炮大开中门迎接迎亲送礼队伍入堂。 归德乡礼房人员要掌握全局。比如:红包高升要适度。取红包也要讲究文采,要有文明话语:第一次高升红包叫早生贵子,第二次高升叫连生贵子,第三次叫三元及第,再往上高升就是: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合同春,七子团圆,八仙庆寿,九九长,常长久,十全齐美。大多数情况下取2至3次高升红包足矣。这些结婚高升红包也用在玩友们取新娘喜糖闹新房中去,总之处处充满客家文明风俗。 开席时,主要亲戚要合理安排代表坐上席,正席要在猪肉来了以后,由礼房人员或东家最亲的长辈或族中头人致祝酒词(又叫安席)。 有的人寄礼不亲自到喜事场中,礼房要给寄礼的人员回席,以前一般回肉和豆腐,用草纸打包,后来用毛巾回席。再后来一般回一包香烟或糖果。如今干脆回几元人民币。 礼房人员要抓许多繁杂事务:给帮工人员发烟,调处有关经济上的事宜。抓好各个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督促按质按量按时为东家办好喜事。 礼房人员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写对联讲究书法,内容要结合时代时令和喜事主题。为喜事编拟对联,来客到此一看,从对联内容、书法等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文化水平及人才状况如何了。 礼房人员不管喜事大小,客人多少,是结婚还是嫁女或者寿庆、丧葬,写礼簿时都要仔细,将每一笔来礼和收支明细详细登记清楚。保管要公私分明,免得搞不清账,保管与记账人员对现金,要求毫厘不爽。 如果是白喜事,特别要写好送礼人的挽幛和羽绒被、花圈。摆放时要按亲友辈分大小依次排列,表示尊重送礼者。特别要注意的是,白喜事中出灵柩的时间、还山的时间,礼房人员要掌握并做好预备工作:安排人员高举挽幛、抬羽绒被和擎花圈、燃放鞭炮等。必要时还要掌握一些堪舆课书和道场上的有关知识。 如果是红喜事,也要注意写好匾额,挂在厅堂里按辈分大小排列,不能草率。同时,还要把一切来礼人员号数和实物总记在礼簿上,最后总结性地把礼簿上的现金收支、接礼号数、各类实物向东家一一交代清楚。这场喜事就算基本办妥了。 有的姓氏在本场喜事结束时,还要开会总结经验与教训,表彰那些在帮工时热心、诚实、卖力、尽职尽责的帮工人员,同时也要对那些帮工不负责任、贻误事情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指出和帮助,到下次帮工时力求改进,以达到东家更放心、事情办得更加完美、社会效果更好。 文章来源:宜春新闻网 编辑整理:小余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