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8-24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式开启。亿万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从此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美好蓝图,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而不懈努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我的父亲陆朝桢,也是怀着这一初心参加革命的。他于年3月24日出生在南通县一个农民家庭。年7月毕业于省立如皋师范学校,先后受聘于海门县培德小学和三和小学为教员,并担任教导主任工作。年3月17日,日寇侵占南通,父亲义愤填膺,胸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赤胆忠心,毅然弃教从军,毁家纾难,协同茅珵等共产党员揭竿而起,宣传抗日,筹建武装,先后在金沙、海门等地创办抗日政训班,发动群众,培养抗日骨干,协助发展“海启抗日义勇军”,曾担任中队长。同年7月,在金沙由茅珵和王进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年1月10日,“义勇军”领导人瞿犊和王进同志惨遭国民党反动派张能忍所部杀害,父亲奉命潜入地下,进行秘密活动,为“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北撤转移通海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年9月,父亲奉命重返抗日部队“崇启海常备旅”,担任六团三营二连连长。同年12月上旬,父亲出任“苏中四分区抗日游击指挥部第三旅”(简称“游三旅”)直属特务营营长。12月26日,他曾带领特务营在“掘港保卫战”中表现英勇果敢,出生入死营救战友,打垮董伯祥所属海门实业警卫团,荣立战功,获旅部嘉奖。 年2月底,“游三旅”奉新四军陈毅代军长之命,经过缩编整顿,与新四军第三纵队合并为新四军一师三旅,旅长陶勇,副旅长茅珵。下辖三个团,两个直属营(一个独立营,一个特务营)。父亲继续担任直属特务营营长之职。在任期间,他胸怀大志,立场坚定,作风果敢,作战英勇。而且是位爱兵模范,关心士兵胜似关心自己的亲人。 年3月初,盘踞在通海地区三星镇一带的反共投降派、国民党保安10旅邱冠生部死心塌地投靠日寇,专与我抗日武装为敌,到处烧杀抢掠,人民怨声载道,纷纷要求我新四军回师通海,剿灭匪患。3月20日下半夜,新四军一师三旅副旅长茅珵和旅参谋长廖昌金等领导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奉命率领特务营、独立营和六团三营,从下沙海启三阳镇、江家镇出发,经过长途急行军,秘密进驻海门县三星镇东唐家宅预伏,伺机消灭邱部。 邱冠生部受韩德勤的指令纠集杂牌部队千余人,从南通县观音山镇向东移动,妄图占领海启。我部预伏数日,未见邱部之踪影。3月25日晚,我部奉命转移宿营在海门县三星镇西叠石桥北的冯家埭,计划于次日撤回三阳镇。特务营驻在该埭西头的林家宅,中间是独立营和指挥部,东头是六团三营,共有六百余人。 3月26日拂晓,邱冠生部获知我部情况,立即倾巢而出,由南通县姜灶镇向东移动。发现我部后,敌人一千多人立即兵分两路向我发动进攻。我特务营二百余人首当其冲。为了使旅部机关和兄弟营不致遭受损失,父亲根据旅部命令,临危不惧,当机立断,率领特务营给敌人以迎头痛击,杀伤了大量敌人,还把一部分敌人赶到横河以南,出色地阻击了敌人进攻。旅部机关和兄弟营四百余人安全地向冯家埭东北方向撤退了,但特务营陷入了重围。特务营经过反复奋勇冲杀,最后转败为胜,准备突出重围。父亲带领四五十人先向北突围,见大批敌人涌来,不得不转向南突围。当时,父亲手握快慢机,并用手榴弹开路;副官陈冠良同志用半自动驳壳枪夺路;一连长龚兆麟同志用轻机枪向敌人扫射。父亲带领四五十人冲过叠石桥,终于突出重围。但刚出险地,父亲发现一连指导员沈志超同志在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敌人抓去。 “见死不救,枉为世人;抢救战友,岂能犹豫?”为了营救沈志超同志,父亲义无反顾,又一次杀入重围,准备虎口夺人。不料,被一个躲在茅坑棚背后的敌军官用短枪击中左下胸部,顿时口喷鲜血,不省人事。父亲的警卫员顾少家同志尽力把父亲背着向南撤退。但因伤势过重,父亲停止了呼吸。顾少家只好将父亲的遗体轻轻地安放在横河以南的韭菜田里,自己随特务营的其他同志一起向冯家埭东北方向撤退…… 在这次“海门县叠石桥阻击战”中,特务营终因孤军奋战,寡不敌众,除我父亲外,先后壮烈牺牲的还有一连指导员沈志超、班长邢志和以及二十余名战士。父亲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父亲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他参加革命、参加中国共产党时的初心。他的一生是光辉的,值得后人尊崇敬仰!年3月,新四军一师三旅副旅长茅珵,先用七绝一首:“百战河山举义兵,国家为重一身轻;男儿有志沙场死,英勇无前敌胆惊。”后又作七律一首:“扬子江头浪薄空,红旗高举飐东风。临危制胜丰神厉,乘险摧坚意气雄。无意封侯昭大节,存心济世效孤忠。哲人逝去楷模在,瞻拜遗容血泪中。”来悼念和赞美父亲。年5月,新四军一师三旅追认父亲为“抗烈”,还为家属颁发“抗属证”;同时在海门县明诚小学东侧,建造了名为“猛将庙”的纪念碑,以悼念父亲等28位抗日烈士的英灵,但后被日寇炸毁。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当年的新四军一师政委姬鹏飞同志为父亲题词:“怀念陆朝桢同志”;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当年的新四军一师三旅政治部主任韩念龙同志在给我的复函中这样写道:“你的父亲是一位好同志、好干部,我们永远怀念他!”并题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缅怀和赞颂父亲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年清明节,海门县人民政府特地在父亲的牺牲地——海门县叠石桥之东北处,专门建造纪念碑,以资赞美和弘扬父亲的历史功绩,并特意邀请我和母亲徐美芳参加落成典礼揭碑仪式。年3月26日是父亲为国捐躯70周年纪念日,父亲当年的战友,原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萧卡同志为父亲题词:“英名永垂不朽”,以寄托哀思。年6月,当年的新四军抗日老战士、原江苏省南通市乡镇企业局局长苏坚同志题词:“烈士朝桢,爱国忠诚”,给予父亲高度评价。年元旦,父亲当年的战友,原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施平同志题词:“朝桢烈士,名垂青史”,以示赞美和怀念之情。年9月,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抗日老战士、原中共南通市委书记朱剑同志激情满怀地写下:“烈士朝桢,爱国忠诚,奉献牺牲,万古长存”题词;还有父亲生前的亲密战友茅琛将军也深情挥毫题词:“朝桢永生”,以抒发对父亲的缅怀和崇敬的真挚感情。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热情赞美父亲在中国抗战史上的历史地位、政治价值和现实意义,热情赞美父亲的英名永垂不朽,热情赞美父亲爱国忠诚的战斗精神万古流芳! 今天,我们赶上了习近平同志带领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我们要学习和弘扬父亲陆朝桢赤胆忠心为国为民的革命精神,牢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充分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我们的突出贡献和伟大胜利,告慰为国为民捐躯的革命先烈! 亲爱的父亲,安息吧!朝桢,永生! 陆惠慈 主编:王茂华 运营编辑:蒋玉武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