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2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这几天我们都来说说石溪的故事...

帮刀布的来历

以前,剃头师傅的担子上都有一块磨刀的帮刀布,据说这事跟明朝的天官蔡国珍有关。

有一年,皇帝的太子满月了,被召进宫的剃头师傅给他剃“满月头”时,总是摇头晃脑,大哭大闹,剃头师傅怎么也哄不住,刚一动刀子,就刮破了太子的头皮。

为太子剃不成头的剃头师傅不知有多少人被关进了大牢。为此,京城里的剃头匠逃的逃,躲的躲,都不敢再露面。

蔡天官知道这件事后,不能觉得为这点小事搞得京城百姓怨声载道,人心惶惶,得想个法子为皇帝解忧。

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他的老家奉新石溪街上有一个姓蔡的剃头师傅,是他家的隔壁邻居,从小就给他剃头,手艺特别好,哪怕是性子再暴烈的小孩到了他手下,也会变得像小羊羔一样温驯。

他从小就常常听见蔡师傅传授剃头八字诀:胆大心细,轻、快、稳、准。至今都还记得蔡师傅经常念在嘴里的剃头四刀歌:金刀先剃状元头,剃后头发青幽幽;二刀再剃卧剑眉,八字剑眉分东西;三刀再修韦陀脸,白面郎君无人赶;四刀修耳又修颈,娃娃长得肥又壮。

那时候他觉得蔡师傅是石溪街上最有本领的人,如果当初他不是之乎者也读得特别好,父母一定会让他拜蔡师傅为师,说不定也成了一个顶呱呱的剃头师傅。于是他决定派人去家乡把蔡师傅请来,他相信蔡师傅一定能把太子的“满月头”剃好。

蔡师傅进得宫来,蔡天官将他安顿在自己的官邸,像对待座上宾一样款待他。第二天,太监就领着他去给太子剃头,那太子一围上围布就哇哇大哭,任凭太监怎么也抱不住。

蔡师傅却不慌不忙,没有急于动手,而是仔细地打量了一会儿太子的脑袋后,叫宫里人端来一盆滚烫的热水,将洗脸巾丢在盆里浸了一阵,提起来拧了拧,就往太子头上敷去,说也奇怪,小家伙被洗脸巾一敷,就立即不哭不闹了。

旁边的人十分震惊,想不到一条洗脸巾竟有这样大的魔力,蔡天官却暗暗为蔡师傅担心,怕他会把太子的头皮烫坏。

没想到太子却很安静,于是蔡师傅从容地操起剃头刀,一袋烟功夫不到,就轻轻地为太子剃去了那带着足足有铜钱厚的胎垢的满头胎发,蔡天官和周围的人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抱走太子后,蔡天官悄悄地问蔡师傅用了什么魔法让太子变得那么听话,蔡师傅笑了笑告诉他,哪里有什么魔法,他一看太子的脑袋就明白:原来太子头皮上的胎垢比常人的厚多了硬多了,先前那些剃头师傅一开始就动刀子,厚厚的胎垢被刀子一挑,扯动了幼嫩的头皮,会又痛又痒,孩子哪能不闹腾哩?

而蔡师傅用滚烫的湿面巾敷在太子头上,既能止痒又能软化胎垢,孩子会觉得很舒服,待胎垢完全软化后再动剃刀,小孩自然会很听话了。

蔡天官打心眼里佩服蔡师傅的精湛手艺。他也告诉蔡师傅,太子的“满月头”剃得这么好,皇上一定会给他加封重赏,问他需要些什么,他也好在皇上面前说合说合。

蔡师傅说,他一不要官,二不要钱,只求皇上把还关在牢里的同行——那些剃头师傅全部放出来,让他们回家与亲人相聚就行了。蔡天官听了,感慨地说:“家乡的衣食父母真好啊!”

后来,皇上果然要给蔡师傅加官进爵,蔡天官便把蔡师傅的心愿说了,于是皇上下令把把牢里的剃头师傅全放了。并给蔡师傅下了一道圣旨:“见官大三级”。

蔡师傅回到石溪后,成了当地的一个名人,不少人都争先恐后地跑到他家来,想亲眼看看那道“见官大三级”的圣旨。有个县城里的饱学之士还专程来石溪给他家写了一副对联:“虽然豪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引得大家都来看热闹。蔡师傅为了省事,干脆将那道圣旨堂堂正正地挂在了剃头担子上,虽然很少见到当官的,找他剃头的人却越来越多,生意一忙,没工夫到磨刀石上去磨时,就顺手拿起圣旨帮刀,反复帮过几次后,剃刀也像在石头上磨过一样锋利。此后,这道圣旨就成了蔡师傅的帮刀布。

日子一长,邻乡的剃头师傅也学着蔡师傅的样子,在剃头担子上挂一块帮刀布。再后来就成了所有剃头师傅的一个习惯了。

欲获取《故事里的奉新》

想参加龙老师小提琴讲课

请联系:

作者简介

龙江河:奉新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多年从事新故事创作与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中、短篇新故事作品一百多篇,获国家、省级奖励三十余次。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好的医生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