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每日一县——安义 地理位置安义县地处赣西北,属省会南昌市郊县,东邻湾里区,南接高安市,西南与奉新县相连,西北与靖安县接壤,东北与永修县毗邻。国道纵贯县域、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擦境而过。安义县区位交通便捷,京九铁路、昌九高速公路擦境而过,县城距南昌市区仅30分钟车程,距昌北国际机场20分钟车程,距江西最大外运港口九江和国际名山庐山60分钟车程,全面融入了南昌半小时经济圈和临空经济圈。建置沿革安义县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21世纪—前11世纪,属扬州之域(按《禹贡》九州之说,属扬州之域)。春秋战国,境地与武宁、修水、铜鼓、永修、奉新合称为艾,迭属吴、越、楚。秦始皇二十四年(前年),秦灭楚、属秦。至秦统一,分中国为三十六郡,境地属九江郡。西汉,属豫章郡。豫章郡领十八县、安义、永修、奉新、靖安、武宁为豫章郡海昏县属地。东汉,改海昏县为海昏侯国,仍属豫章郡。和帝永元十六年(年),析海昏置建昌县。灵帝中平二年(年),又析海昏、建昌置永修、新吴二县。安义为永修属地,隶豫章郡。隋开皇九年(年),并永修、豫宁、新吴、艾四县入建昌县,属洪州。安义为建昌县属地。炀帝时,废州为郡,建昌县属豫章郡。初唐,改郡为州,安义属南昌州。唐武德五年(年),复置永修县,又析建昌地设龙安县(今安义境内,龙安故城在今安义县北15公里新民乡乌溪村境内)。龙者山势起伏,安者安稳适意,龙安取地缘、人缘吉祥貌。龙安,即最早的安义县,距今年,武德八年(年),属洪州。宋太平兴国七年(年),安义属南康军,元代元贞元年(年),升建昌县为州,安义属南康路。元至正二十一年(年)八月,改南康路为西宁路,次年复改为南康府。明洪武二年(年),建昌降为县,仍属南康府。明正德十三年(年),名安义县。清代,安义仍属南康府。民国元年(年)冬,废府制,安义县属于省。民国三年,划全省为豫章、庐陵、赣南、浔阳四道,安义属浔阳道。民国十五年(年),废道,安义复属省直辖。民国二十一年((年),划全省为13个行政区,安义属第一行政区。民国二十四年(年),全省改为8个行政区,安义仍属第一行政区。民国二十八年(年),全省改划为11个行政区,安义属第十行政区。民国三十一年(年),全省调整为9个行政区,安义属第九行政区。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义隶属南昌专员公署。年12月,专署迁往宜春,改称宜春地区行署,安义县为其所属。年9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安义县划归南昌市管辖。 行政区划安义县全境平方公里,地形概貌为“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辖龙津、鼎湖、万埠、石鼻、东阳、长埠、黄洲7镇、乔乐、新民、长均3乡和万埠垦殖场,共个行政村,3个自然村,人口26万,其中农业人口20万。 安义典故 “安义”来源“安义”之名历史悠久。据《唐书地理志》载:“唐武德五年(公元年)置南昌州,又析龙安(安义)、永修、新吴三县”。又据康熙十二年《安义县志》载,龙安县城周围二里,位于今云山水库下(今安义县新民乡乌溪村境内)。今仍有龙安港由西向东流入永修滩溪。龙安港旧称龙安河,河上有石桥,称龙安桥。今港中仅存一块三角石(桥礅破水石)。据《江西省古今政治地理沿革总略》载:“唐武德五年(年)于建昌县置南昌州总管府,领建昌、龙安”。安义在唐初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年)即设县治,距今年。其时,在今龙津镇就有龙安驿,又名龙津驿,为早期赣商文化中心。清代慈禧以缎匾亲书“安龙昭佑”,赐安义县圣水堂,即用于先名“龙安”指安义县。万天赐的传说万天赐,原名麟祚,据因算命灵验,雍正癸卯(年),奉诏改名吉士,字天赐,安义县鼎湖镇破塘村人,生于清康熙十年(年)五月初七。其幼年读书不求甚解,辄能成育。品貌魁梧,才学超群,聪明绝世,气节豪迈,放逸而不自拘,挥金结客,有烈丈夫风。壮年熟学虚中之术,以布衣与天子奇遇,位居台鼎。 康熙在位时,天赐在南昌设命馆。此后,乾隆微服以经商贩卖绸缎为名,出外云游,一天游到南昌,在寓所听说某天重修滕王阁上梁。是日,乾隆亲临滕王阁观看。正值上梁,鞭炮冲天,热闹非常。乾隆一想,今日不宜,有犯凶煞,是谁看的日子?一问,说是万天赐看的。乾隆一听心中惊佩。尔后,乾隆就走到万天赐命馆,请他推算八字命运。乾隆将生庚年月日时一报,请他推算八字命运。万天赐屈指一算,惊赞不已:“好八字,好八字!”又说我算命不准,据算你的八字,应当大富大贵,位居天子之命,现在你在外经商为客。算我自己,命当身居朝延,伴随君主,我现在仍设馆算命,所以说我算命不准。乾隆要他写出批语。万天赐只得写出两句联语:“金炉不熄千年火,玉盏长明万岁灯。”刚刚写到“万”字,乾隆立即按住他的手不要写,给了钱就走了。乾隆恐泄漏身份。此后乾隆心中佩服万无赐算命精通,念念不忘。 乾隆回朝后,思其道术,密宣本省抚臣差官将其送至京师。从此万天赐随伴乾隆在朝。康熙戊戍年二月二十日,裕亲王御笔赐其母杨氏节寿匾,旌之曰:“茂林修竹”。雍正癸卯年,其母寿终。翌年,万天赐启奏皇帝,恩赐给银,又赐奠银十锭,准假回家葬亲。雍正辛亥年特授京师南营额外游击。雍正乙卯九月诰恩荣三代怀远将军。丙辰年(年),乾隆登位,赐万天赐名吉士,并御书福字三个,牡丹亭对联一副,其文曰:“林花着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乾隆六年辛酉,万天赐告老致仕戴职回家。恩赐龙袍半件,支用库银京折一个,曲柄九龙头黄绫伞一把以示纪念。乾隆甲子年十月二十六日,万天赐寿终,享年七十四岁。督军塘新民乡白田老基村后有一口水塘,人称“督军塘”。提起“督军塘”倒有一番来历。相传,清代白田出了个将军,姓黎名功,长得身材高大,武艺超群,因只秉性耻直,得罪朝廷而解甲归田,隐居山乡。一日,瑞州督军带领一队人马来到白田催缴军粮。兵马一到,家家户户被搜刮一空,临走时还要抓丁拉夫,搞得全村鸡犬不宁。黎功见状,怒火中烧,不由挺身而出,拉住督军马头,要求放人。督军哪会把黎功放在眼里,举长马鞭打去,黎功不及提防,被打得血流满面,晕倒在地。村民们个个咬牙切齿,摩拳擦掌。此刻,黎功苏醒过来,指挥大家挥棒持矛,将督军人马团团围住,展开了一场激烈搏斗。交手几个回合,督军一败涂地,一个个慌忙逃窜。腿长的,保全了一条性命;腿短的,被打得血肉模糊。督军大人逃慢了一步,被黎功推入塘中,一命呜呼。此后,这口塘便被叫做“督军塘”。“金头”御史胡新明朝景泰年间,南康府建昌县控鹤乡(今万埠乡)牌头村人胡新任山东道监察御史。他为官清正廉明,为人刚直不阿,深受黎民百姓敬仰,被人称之“铁头御史”。却说,当朝皇帝代宗朱祁钰妃子皮氏为山东人,长得如花似玉,又能歌善舞,深得代宗宠爱。皮氏之兄皮腊苟,是一个贪财爱色之徒,依仗其妹之势,巧取豪夺,横行乡里。状子告到朝廷,身为山东道的监察御史胡新心急如焚。代宗皇帝更是坐立不安,说要查明严办,又怕得罪皮妃。为了平息民怨,他假惺惺地召见了胡新,令胡见机行事,莫负重托。代宗本指望胡新设法开脱国舅罪责,以塞文武百官之议,掩天下百姓之耳目。而胡御史却明查暗访,取证确凿,将皮捉拿归案,重枷收监。皮腊苟虽身陷囹圄,却依然傲气凌人,无视国法,最后被胡新斩首示众。代宗闻讯,大惊失色,暗中叫苦不迭,皮妃更是日夜啼哭。为了讨好皮氏,皇上指派锦衣卫暗中杀了胡新,却故意传旨缉拿凶手以掩人耳目。为不犯众怒,又吩咐御匠赶制金头一颗,派人送往山东,赐给胡新全尸,“铁头御史”成了“金头御史”。当同僚护送胡新灵柩回乡之时,男女老少泣不成声,并在胡家乡建造“监察第”牌坊一座,以示怀念。胡新家乡“牌头村”也由此而得名。 神鞭相传,昔时安义濒临湖泽,百姓以捕鱼为生,日子过得十分美满,每逢喜庆节日都得庆祝一番。不知什么时候,这欢声惊动了修炼千年的鳝鱼精。鳝鱼精妖术无边,常在湖上将鱼船打翻。有时化作人形,上岸取乐,即使是娶亲嫁女,也要来胡蛮纠缠,弄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李家庄有一位姑娘,名叫芙蓉,择定在中秋佳节出阁,只待男家迎娶。但担心鳝鱼精作乱,全家忧心忡忡,芙蓉更是茶饭不思,坐不安席。日子挨到八月十二这天,门前来了一位卖毡帽的青年,自称能降妖除魔。李老夫妇赶忙迎进家门,说明原委,并以酒内款待。这天晚上,明月皓洁,青年假扮女郎,独居闺房假寐。约莫三更时分,阴风突起,不一会儿,堂屋里“呼呼”作响。接着闺房门栓自落。青年悄然起身,双目凝视帐口,就在罗帐被挑开的一瞬间,一柄利斧砍了过去,正中妖精额头。接着又是一剑,妖精只觉眼冒金花,呼吸困难,连忙夺门而逃,那青年也紧追不放。鳝鱼精虽修千载,可陆地功夫远不如水上。出得村来,只觉眼前一亮,右边正好一口水塘,于是急步跨到塘边,只听“哧溜”一声,钻进了塘里。众人赶到近前一看,只见一泓池水泛起道道波纹。青年激动地说:“除恶务尽。只要舀干池水,妖精当原形毕露。”大家取来盆桶,提的提,挑的挑,经过七天七夜,眼看池水快干,可鳝鱼精摇身摆尾,水又溢塘而出。众人见前功尽弃,异常发急,青年却一面吩咐大家继续舀水,一面派人取来石灰,待塘水快要舀干,立即将生石灰倒入塘中。此时,鳝鱼精自知情况不妙,奋力向上挣扎,水面沸腾滚滚,烧得它七孔出血,最后摊死在塘中。青年随手将鳝鱼精的尸体提了起来,抖了抖,鳞甲落地。于是将鱼脊提回李庄,连夜赶制成一根神鞭。后来青年就靠着这根神鞭,统一了江山,做上了皇帝。龙鱼布雨有一年,安义地区久旱不雨,河水断流,禾苗枯黄,知县大人为此坐立不安,束手无策。一日,差役来报,衙门外有许多百姓下跪求见说:“离县城东北三十里的皎源山区,有一座圣水名山,山上有神龙洞,祠前有一池,水深莫测,春夏不溢,秋冬不涸。相传与鄱阳湖相通,池内有一尾四脚鱼是龙的化身,祈求知县大人上山求龙鱼布雨。”知县听后思考片刻,应声许诺,吩咐差役带好祭品,择吉日上山求雨。县太爷带着一班人马,浩浩荡荡来到山上,斋戒沐浴,入神龙祠诚心叩拜。拜毕,池水猛涨三尺,一支含苞待放的荷花跃然水上。顷刻,荷花开放,鲜艳夺目,一条四足小龙鱼从荷花下面浮游上来,溅起朵朵浪花。小龙鱼在荷花边蹦了三下,便游到池边,知县甚喜,亲自将龙鱼捞起,装入精制的玻璃瓶中,即刻打道回府。路上,大风骤起,乌云压顶,大雨倾盆而下。龙鱼在县衙供奉了三天,就下了三天雨,禾苗获救,灾难消除,转歉为丰,百姓喜笑颜开。时隔三年,波阳一带又遇干旱,民不聊生,农户只得外出乞讨度日。原任县官贪财害命,欺压百姓,被皇上削职为民。新任县官善为民分忧,得到百姓拥戴。他着令寻找名山圣地,求神庇佑,仍大旱无雨。县官为此食不香,睡不安。一日夜晚,县官坐在太师椅上冥思苦想。突然,一阵凉风吹来,使得县官朦朦入睡。梦中,只见一位美貌女子飘然从天而降,对县官说:“要救灾,必至安义圣水名山,山上有圣水塘,塘中有小龙鱼能兴风布雨,大人前往祭祀,定能消灾化难。”说罢,化作一缕轻烟飘然而去。知县惊醒,知是神仙托梦。黎明,杀猪宰羊,知县亲率三十名差役,按仙女指点,启程前往安义。到得圣水名山,设坛祭神。仪毕回程,走出两里左右,只见山顶乌云密布,狂风骤起。刹时,天昏地暗,一声炸雷,大雨从天而降,知县等人行到哪里,雨就下到哪里,他们在雨中穿行,但身上并未淋着一点雨水。波阳百姓喜迎甘霖,家家户户一片欢腾,许多在外乞讨的灾民纷纷返回故里,重操犁耙,精心耕作。此后,每逢干旱,前往圣水堂求雨的人群络绎不绝,真可谓:龙鱼布雨,有求必应。 安义特产 珠珞枇杷产于安义县的珠珞枇杷有红砂和白砂两个品系,而红砂更优。其果颜色鲜艳,皮薄易剥,肉质厚而细嫩,果汁丰富,味甜微酸,清香爽口。安义栽培珠珞枇杷的历史悠久。早在宋代,诗人戴敏曾写诗说:“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据县志记载,同治十年,珠珞枇杷就驰名省内外。目前,年产量约7.5~10万公斤。枇杷成熟于桃李之先,正值水果奇缺之时。群众说它秋花冬开,春实夏熟,吃四季水,食之消痰化气,调肺止咳,还能健胃。籽粒可加工成淀粉,提炼酒精。叶和花都是良药,特别是叶内的苦杏仁甙,对癌症有疗效。安义县正在扩大枇杷生产,积极开展综合利用。 安义米粉米粉是江南百姓十分喜爱的传统食品,生产地众多,其中以安义县黄洲乡宗山垅米粉品质最佳。其盛名经久不衰,据清同治十年的《安义县志》所载:“米粉出处甚多,宗山最多”。该米粉选用当地优质稻米,经过浸、滤、煮、榨、晒等一系列手工制作而成,工艺考究细致,独一无二。它的显著特点是:色泽洁白,柔韧滑爽,风味独特,可煮、可炒,可拌,为宴席上头道佳肴。品尝宗山米粉是来到安义的一大快事,已成为安义的一张名片。 石鼻糯米粉石鼻糯米粉是安义县的传统优质产品,选用优质大米,经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加工而成,是居家美味、送礼佳品,也是优质食品原料。到安义千年古村旅游,购石鼻糯米粉,乃旅游一大快事。 沙井椪柑安义县自然生态良好,没有任何污染。在安义县沙井南边山,沙井椪柑基地,通过新技术生产出来的椪柑,其果型适中,色泽红亮,口感甜酸适度,回味悠长,保贮时间久等特点,果品无污染,无公害。堪称椪柑之佳品,产品远近闻名,供不应求。99年被南昌市定为特优水果基地、江西省农科院绿色环保基地。 安义瓦灰鸡安义瓦灰鸡是本地鸡种中长期自然选育而成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优良品种,是集营养、食疗、药用、保健为一体的肉药型家禽。灰”特征。该鸡肉嫩、汁鲜、味美,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适应性广、耐粗饲、抗病力强;尤其适宜棚舍散养于果、林、草地,喜食青草、昆虫等食物,是生产绿色保健食品的绝佳原料;还有治疗中暑、伤寒、小儿惊风和妇女习惯性流产的功效,自古民间作为验方流传于今和闻名于世。 风景名胜 彰灵岗文化遗址位于安义县城北1.5公里的丘陵地带,为东经°32′,北纬28°51′,遗址复盖面积约为方圆10多华里,年在此发现旧石器时代石器,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发掘鉴定为我国旧石器时代石器,距今约5万年。年9月,安义县食品厂青年职工“考古迷”胡贤钢,在位于安义县城北1.5公里的彰灵岗(安义名胜称之为“九龙奔岗”处)发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同年12月22日送北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年5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专家和江西省考古队来安义发掘考察,历时近1个月。为确认这一科学发现,为寻找更多佐证,考古人员查阅了《安义县志》、《安义土壤志》、《安义军用地图》以及安义气象等有关资料,走遍了县城北彰灵岗、城东凤凰山、城西台山、城南潦河畔,找到了大批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如“石核”、“石片”、“尖状器”、“砍砸器”和“刮削器”等。同年7月7日《中国文化报》以《江西省首次发现旧石器文化》为题首次向全国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江西省文物工作队和安义县文化馆联合组成了调查队在县城附近的彰灵岗、凤凰山和上徐村发现了三处旧石器地址,获得旧石器时代人类遗物数十件。旧石器文化的发现在江西尚属首次。它填补了我国已知旧石器在省区分布上的一个空白,为我国旧石器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同时把人类在江西地区活动的历史从距今八九千年提前约五万年。”年,江西考古专家曹柯平在《南方文物》上发表《江西旧石器年代考证》一文,用大量的史证论述彰灵岗史前年限,把人类在江西地区活动的历史从距今八九千年,提前到约五万年,又推前到二十万年。孙虑城文化遗址安义县城东郊4公里的凤凰山上徐自然村北,有三国时期东吴黄武七年(年),吴王孙权之三子建昌侯孙虑建造的孙虑城。距今年。《三国志》及《太平寰宇记》载。黄武七年(年),孙权之三子被封爵建昌候。黄龙二年(年),吴丞相顾雍、尚出仆射等重臣上疏奏请孙虑应为镇国大将军,孙权允准。于是孙虑开府治半州(今九江以西大部地区),因九江、彭泽、湖口一带属当地吴国水师基地,鉴于吴将陆逊石亭(今安徽潜山)战役,孙权不得不在其水师重区的周边山区设立军事据点,故而孙虑城因谋而立。孙虑城面积50亩,城高两丈,宽一丈余,为土筑而成,置东西南北四门,其东门有大石阁,西门有白马殿,南门有石井、北门有池塘。北门城外有一土墩,名“木鱼墩”,传说为守城军士的岗哨。南门有石井,冬夏不涸。后来将其重新清理,用红石砌成八角形、曰八角红石井。年,修筑公路时,当地群众在木鱼墩和八角井中挖出许多古代兵器,其中有十二三斤重的大砍刀,七八斤重的锏、长矛、弓、剑等。今孙虑城古址犹存。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八保山文化遗址位于万埠镇八保山上,面积约2万平方米。1年采集到锥形、柱形、扁形器物脚,有云雷纹、Z形纹、圆涡纹和附加堆纹硬陶片;有石刀、石斧等磨料工具。经考证,陶片为直口尊、罐、器、鬲残片,系商周时期器物。 营盘山文化遗址位于石鼻镇堎上村境内,面积约平方米,四周筑有土围。1年采集到硬陶片呈云雷纹、方格纹、圆涡纹、工纹、回字纹、曲折纹等,陶质网坠、段石石奔、石棒、陶拍、器皿、鼎足等物,还有青铜斧、铁石奔、青铜石奔、为西周时期器物。 安昌山文化遗址位于鼎湖镇花园村东南米处,面积约平方米。1年在遗址上采集到各种纹式硬陶片,为西周时期器物。 铜锣山文化遗址位于石鼻镇简坊杜村东南米处,面积约平方米。1年在遗址上采集到石器、陶器,纹势呈曲折纹、回字纹、圆涡纹、云雷纹、复线Z纹、目纹,还有瓮、罐、鬲等窑器残片,陶拍纺轮(残)网坠,并发现较完整的长柄钵,系西周时期器物。 京台石门坊坐落在石鼻镇京台村中央,系宗族祠堂建筑群的一部分,明正德四年(年)复修,清嘉庆二十三(年)重建,门坊为四柱三门,全系仿木结构,以麻石凿制。柱有花纹,中嵌汉白石额匾,南面铭文“绩绍中垒”,北面铭文“荫垂乔木”。现保存完好。 下桥石塔在长埠镇石山戴家村塔耙塘,建于明代,为佛教经幢,通体麻石,由基座、幢身、幢顶三分部组成,上压有宝珠,火焰形石雕,现保存完好。 文峰塔原名龙文塔,位于潦河北岸安义大桥东约米处。始建于明崇祯二年(年),由吏部郎中徐大相等倡建,建至五级,款尽停工。清雍正十二年(年),知县宫大鹏续建七级六棱砖塔,塔形如笔,谓之“文风”,谐音曰“文峰塔”。塔高23米,逐层有板梯迭上,可极目远眺。年,塔顶柱糜烂,县政府拨款重修,外涂丹垩,恢复原貌。至年全县各界人士损资17万元修缮后,更加凌宵超逸,灵光粲然。为南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申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阁旧名青云楼,原位于龙津镇,在县治南门内儒学东南,明嘉靖三十六年(年)建,有青云楼阁之称,为龙津八景之一。清光绪二十三年(年)。知县文廉拨款移至县城外东南隅(今址),更名魁星阁,坐南朝北,后几经沧桑损毁,年至年,省文化厅、县政府拨款3万元重建,模拟仿木结构,凝柱大门,栏杆藻井,仿琉璃水泥瓦面,歇山重檐,青石狮独尊,魁星焕形,石阁生辉。年又争取上级拨款修缮,翻修阁顶,全部改用琉璃瓦,更加神彩怡然,再展新姿。为县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京台古戏台坐落在石鼻镇京台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年)秋,占地86平方米,坐南朝北。民国六年(年)曾修葺一新。年重修。台为四阿顶,砖木结构,平面布局凸字型,内梁架为穿斗式,中设有藻井,采用如意计拱造型,台高7.8米,宽10米,深8.5米,整个造型具有典型的清代江南农村风味,是迄今保留完好的京台庙宇建筑群内的建筑物之一。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家牌坊坐落在石鼻镇邓家村,为黄氏贞节坊。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年),坐南朝北,高7米,宽6米,花岗岩梁柱,三门四柱,上嵌青石匾额:“柏节清操”。牌坊上镌刻着龙凤狮云月及人物等图案,形象生动,线条流畅。柱额正面镌刻有阴文楹联:“数十年冰心一片,百千岁国宪长垂”。为南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黄氏,名桂兰,系出罗田居水南,16岁嫁邓村福生(沐英公),生二子一女,性禀静,婉课女,红谨言笑,箴妇德,实称贤内;忠厚待人接物,遇灾荒,减价出粜,轻财重义,济贫困,周困乏,尤女中君子。无何变化不测,年方二十有八,丈夫病故,五十有五,二子继亡,经多方挫折仍显母节。松柏之姿,阅霜逾茂;金石之质,垂久弥坚。享高寿而终。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