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春暖花开,你家院子里的花开了么?除了常见的一些花卉之外,有一些花卉不仅好看,还有药用功效哦!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那些好看又好用的花儿可以种进我们的美丽药园吧~

明明有颜值却要靠才华的小花

01

白芍

别名杭白芍,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适宜温暖湿润气候条件,具有喜光、喜温、喜肥和耐寒特性。花期5-6月,果期8-9月。适宜盆栽或直接地栽,有较强观赏价值。

根可入药,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等功效。

02

鸢尾

多年生草本,高约0.3-0.5米。一般分布在坡地、林缘及水边湿地,喜阳光充足,耐寒力强,喜排水良好且略带碱性的黏性土壤。适宜盆栽或花坛栽培,花期4-5月,花色一般粉、紫、黄,果期6-8月。花香淡雅,不仅可供观赏,也可调制香水,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根茎可入药,有活血祛瘀,祛风利湿,解毒,消积等功效,用于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疼痛、咽喉肿痛、外伤出血等症。

03

牡丹(丹皮)

又称牡丹皮,多年生落叶小灌木,高1-1.5米。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耐干旱,忌积水,适宜肥沃中性沙壤土。花期5-7月,红、紫、白色均有,花大而香,中国十大名花之二,可作盆栽,栽培于庭院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果期7-8月。

根皮可入药,性味辛、寒、无毒。有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滞经闭、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等症。

04

桔梗

茎高0.2-1.2米。喜凉爽气候,耐寒,喜阳光。花期7-9月,蓝色或紫色。可采用盆栽或直接撒播的形式种植于庭院中,有较强的观赏价值。

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的功效。可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浓,胸满肋痛,痢疾腹痛等症。

05

皇菊

又名九仙皇菊,多年生草本,高0.6-1.5米。发源于江西奉新县,喜阳光,忌荫蔽,较耐旱,怕涝。适合盆栽,花朵美丽,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和饮用价值。花期9-11月。

花朵可入药,有清热祛风,明目解毒,抗炎等作用,可治疗口干、火旺、感冒风热、头痛病等症。

06

百合

多年生草本,株高0.7-1.5米。喜凉爽,较耐寒。喜干燥,怕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期5-6月,乳白色,稍带紫色,有香气。适合盆栽,有较强的观赏价值。果期在9-11月。

鳞茎可入药,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用于治疗阴虚久咳,痰中带血,失眠多梦,痈肿,湿疮等症。

07

杜鹃花

又名映山红,落叶灌木,高2-5米。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抗寒力弱,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喜欢酸性土壤。花期4-5月,玫红色、鲜红色或暗红色,种类繁多,花、叶兼美,地栽或盆栽皆可。果期在6-8月。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

花可入药,具有和血、调经、祛风湿等功效,治疗月经不调,闭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等。

08

玫瑰

直立灌木,高可达2米。喜阳光充足,耐寒、耐旱,喜排水良好,肥沃的壤土或轻壤土。宜栽植于通风良好,离墙壁较远的地方,以防阳光反射,灼伤花苞。花期5-6月,果期8-9月。中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有“花中皇后”美誉,适合盆栽,有很强的观赏价值。

初开的花朵及根可入药,有理气、活血、收敛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肝气胃痛等症。

09

月季

常绿或半常绿直立灌木,高0.6-2米。花期4-9月,一般为红色、粉色,偶有白色和黄色。果期6-11月。种植于庭院,既可作药用植物,也可作观赏植物。美化环境,具有较强观赏性。

花、叶均可作为药用,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治疗跌打损伤、血瘀肿痛等作用。

10

蔷薇

常绿攀援灌木,高2-5米。花期5-6月,有白色、黄色等多种颜色。果期7-11月。蔷薇喜欢阳光,亦耐半阴,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耐瘠薄,适应性强,可用压条或嫁接法繁殖。有美化环境,装饰庭院等作用。

花、根均可入药,有清热利湿,和胃,祛风,消渴,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暑热吐血,泻痢,关节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疾病。

11

鸡冠花

一年草本植物,株高40-厘米。喜温暖干燥气候,怕干旱,喜阳光,不耐涝,对土壤要求不严。花、果期7-9月,一般庭院可以种植,观赏效果佳。

种子、茎叶均可入药,有凉血、止血功效,可治疗肠风便血,血崩,痔疮,痢疾,荨麻疹等症。

图文来源:农业局宗侃侃

特别感谢

美丽药园

中草药入庭院,不仅创出了磐安特色,还能药香满园!大家赶紧种起来吧!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白癜风初期什么症状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