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县通过不断深化市场和监管体制改革,加强监管力度,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建立市场监管“四化”机制,进一步消除市场监管真空缝隙,构建起决策科学、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大市场监管”格局。年在全省深化市场和质量(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 1、机构设置科学化。整合原有工商、质监、食药监机构,大力推进推动内设机构改革调整,设置内设机构10个,直属机构3个,基层分局7个,实现一幢大楼办公、一个口子对外、一个窗口服务、一个系统执法、一套制度运行的“五个一”工作模式。同时整合优化监管执法力量,将基层分局内设机构按综合股、市场监督股、市场管理股“三股”模式设立,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实行统一监管,减少监管环节,避免部门之间职责交叉、边界不清等问题,形成齐抓共管、上下协作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将原有三部门的行政服务窗口按照专业化、职业化目标进行整合,推动建立了“一站式受理”并联审批运行机制,有效提升了市场综合监管服务效能,实现了“1+1+13”的改革目标。在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非税收入全额返还的基础上,投入50多万元对7个基层分局硬件设施集中改造,配备执法记录仪和食品快检设备。 2、监督管理网格化。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合理划分监管网格,根据全县各类市场主体的特点和数量,按照“定格、定人、定责、定标”的原则,以县城街道、乡镇为基本单位,将全县管辖区域划分为15个监管网格,明确网格监管服务人员及工作职责,实行片长负责制,保障了辖区市场日常巡查监管及服务的横到边、纵到底和不留盲点死角。同时设立网格巡查小组,健全网格化监管考核督查机制,将监管责任细化到岗、到人、到点,促使监管人员主动开展对责任片区的监管工作。通过实施网格化监管,将真正打通市场监管的“最后一公里”,构建了市场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方位、无死角的立体监管模式。网格化监管实施以来,共检查各类市场主体户次,下达责令整改意见书份,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件,无复议、诉讼案件发生,基层执法监管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3、信用监管制度化。在对市场主体“宽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监管手段和方法,加强信用监管制度建设,突出事中事后监管,促使市场主体诚信经营。一是推行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积极运用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哪家治疗白癜风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