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很多管不住孩子的家长说:“等到了学校就好了,自然会有老师管着他!”有的家长去开家长会,回来说自己一直在睡觉,老师废话太多了…… 听到他们这样说时,我总是在为那些孩子担忧。是的,在学校生活的日子里,责任是老师的,老师应该尽一切可能帮助孩子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但是,事实上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家长的教育!只有父母和老师一起引导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才是负责任! 所以一定要明确,责任是老师的,但是孩子是家长的! 1老师保证不了孩子良好的品行 一个人无论成绩好坏与否,品行是关键!道德可以弥补能力的缺陷,而能力却难以掩盖道德的缺陷。 但是孩子的品行很大程度上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关。老师只是传到授业解惑者,家长却是孩子一生的影响者。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大于老师45分钟的课堂教育。 因此,想要让孩子有良好的品行,家庭教育才是关键,老师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2老师给不了孩子良好的习惯 麻将桌旁、电视机前长大的孩子肯定和爱看书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差别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边看电视边督促孩子认真读书时,收到的往往是强烈的逆反心理。他们也不想想,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会强迫孩子做到呢? 积极进取,有良好生活习惯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热爱学习,能够合理安排自己时间的小大人,父母在教育上会省很多心。 所以当你百思不得其解孩子为什么有那么多坏毛病时,先好好检讨一下自己,也许就会找到根源所在! 3老师给孩子传递不了读书的兴趣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但是,请您扪心自问,自己是否爱看书呢? 孩子读书的兴趣是从小培养的,两三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读书了,而不是等到了学校之后,让老师培养你家孩子读书的习惯。 你家里的书多,孩子就读的多。父母起到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就会效仿,反之,孩子只能模仿你做别的事情。 是否从小阅读的差距,会在以后的知识层面,认知能力以及写作水平上表现出来。 4不要指望让老师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 不要指望让老师帮你培养孩子的意志,老师更多的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集体观念、规则意识等知识。 良好的生活习惯,做人道理,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要靠父母去培养的。 幼儿园老师没有精力帮你去培养所有的东西,这些只能由家长从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如果你忽略了,那你的孩子也许成绩很好,但是意志薄弱,受不得半点挫折,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 5老师给不了孩子长久的幸福感 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都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注定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日吵闹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要阳光很多。 我们不是抨击家庭不健全的孩子,而主张在可以控制的情况下,尽量给孩子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轻松自在的成长空间。 而作为陪伴孩子短短三年的老师,只能尽力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但长久的幸福感,是老师给不了却能决定孩子一生的! 6你对孩子的影响力永远大于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或许能够影响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长的影响力却是一辈子的! 孩子不是老师的,是你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请做个称职的父母! 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可以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中长大。在幼儿园的时光,老师们一定会不遗余力的照顾好孩子,陪孩子一起成长。 在孩子的一生中,希望父母能承担起身为父母的责任,做好日常的言传身教,陪孩子一起蜕变,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