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9/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奉新习俗

奉新人民是勤劳、智慧、淳朴、好客的人民,千百年来,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经济习俗饱含着人民的睿智,生活习俗蕴蓄着浓浓的乡情,礼仪习俗彰显着乡土文化,社会习俗传承着祖辈的希冀,节令习俗昭示着家族的文明,游艺习俗洋溢着天真的童趣。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也是民俗文化中闪耀着熠熠光芒的一颗明珠。

礼仪习俗之做客

所谓“做客”,就是“走亲戚”。自古以来,奉新人崇尚“人情是把锯,扯来又扯去”的习俗,也就是所谓的“礼尚往来”。做客的时间一般都是春节期间,平时农忙季节,若无特殊事情一般是不走动的。因此,每年的春节期间,便是一年一度的做客时间,也是孝敬长辈、亲戚间相互交流、联络感情的时间。

每年的大年初一刚过,各家各户都备下了礼品、穿好了新衣,作好了做客的准备。做客要按主次亲疏依次进行,一般要先走祖母的娘家,即舅公、舅婆家;其次是母亲的娘家,即外公、外婆家;第三是舅舅、姨妈、姑妈家;最后是平辈的亲戚家。

出门前有讲究,要翻翻黄历,看看一年伊始,先出何方才大吉大利。凡做客必上午出门,有道是“做官莫走前,做客莫走后”,赶不上晌午饭,便要吃残羹冷炙了。俗话说:“赤脚进不得山,空手进不得门。”做客一定要带些礼品。礼品多是肥饼、猪肉、面条、白糖、饼干、冻米糖、灯芯糕之类。

送多送少,约定俗成,很少例外:四只一斤的大肥饼,是主礼,也是起码标准,是亲戚必须收下的;稍高一点的标准是在主礼之外,再加上一些次礼,如冻米糖、灯芯糕、面条之类,这些次礼是装体面的,客人走时,一般会回给客人。如果是给长辈舅公、外公送年,那一定要在主礼之外再加一只“蹄花”或二斤以上的猪肉和一包雪花枣或油果之类。

白糖可以作主礼,也可以充当次礼。至于烟、酒、保健品等,这是近年才有资格作为礼品的。早饭过后,人们便穿红着绿、挑担提篮、携儿带女出门做客,若是同路,还要呼朋引伴,一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热闹非凡,见了熟人,互致问候,真个是“灶里不离火,路上不离人”。

客人进屋,必经大门,亲戚出至厅前迎接;若是第一次上门的客人,主人还会打爆竹以示欢迎。主客见面,必有一番专用词令,晚辈给长辈拜年,一躬至地,口称“给××拜年,祝××添福添寿”,长辈则躬身相扶,祝小孩“满长满大”,祝青年“娶新”“添丁”或“步步高升”;平辈间双手抱拳作揖,互祝“恭喜发财”。

主人将客人引至客厅坐定后,便倒茶、递烟、送火、换鞋,然后是说些“天气冷”、“走得快”、“收成好”之类的话,寒暄过后,客人便请主人将礼品分送各家亲戚,各家接到礼品,便知是哪路客人到了。俗话说:“千事万事,吃是大事。”于是以吃为主题的活动便开始了。

首先是主人用果盒或碟子盛满各色点心和盘托出,客人围桌而坐,称“吃茶”;然后是各家煮鸡蛋、面条、米粉、黄黏米果之类,每人一碗,称“吃汤”;吃时不能出声,也不能吃尽,应留一点在碗底,表示“有吃有余”;然后是主人方各家亲戚争请吃饭,商定之后,依次轮吃。

餐桌安放在厅堂正中,用的多是方桌,也称“八仙桌”,分上、下、左、右四方,每方坐两人,共八个座位。入座时,千万不可造次,首先要分清上下左右,主人要请两个长辈坐上方(正对大门的一方),上方分东西两边,东边为大,西边次之。

两个长辈若是平辈,还得谦让一番,最后以年长者居东,次者居西。与长辈对坐的下方,应是仅次于上方长辈的人,其余客人则打横坐左右两方;主人应坐在紧靠上方的横位上,便于给最尊贵的客人敬酒、添饭。

若只有六个人入座,千万不可上坐一,下坐一,左右各二,也不可上下各一,左右各二,因为这样就坐成了“龟”形,而我们对龟似乎并没有什么好感。假如真这样坐了,主人就会客气地说:“啊,坐活咯!”如客人还执迷不悟,主人便会帮助调整。

上桌之后,坐相要文雅,千万不能把脚踏在别人的凳子上,因为这无意之举有冒充别人长辈之嫌,一般只有父母才将脚踏在儿女的凳脚上防凳倒摔跤。菜肴不外乎鸡、鸭、鱼、肉、豆腐、青菜之类,因经济状况好歹而异。狗肉是从不上桌的,因为奉新人有“狗肉不上秤”和把“吃狗肉”当作挨骂的代称;干洲一带则兴必备一碗豆芽炒粉。

一般老客只是九碗,若是首次上门的新姑爷,主人必备办四碗四盘,这被视为最体面的接待。桌上一般是不上汤的。菜上齐了,杯筷分发就绪,主人便由上而下依次斟酒。主人说“请用起来”之后,客人方可举杯。首次举杯,不能尽饮,即便是“海量”,也应衔杯品味,慢咽细咂;当客人称“好酒”时,主人则谦称“淡淡酒,河里有”。

主人举筷之后,客人才能动手。一般先吃身边的菜,中间的菜一般为大块红烧肉,主人不引是不能动手的。夹菜时不能绕过别人筷子去夹,不能在碗里乱翻,更不能把碗底的骨头翻出来。相传生活困难时,有人请客将骨头埋在碗底,凑满一碗装体面。不管碗底是否有骨头,客人揭底,主人总是不高兴的。

如果是到外婆家做客,那鸡腿是最小的外孙吃的,其他人不得染箸;如果是首次上门的新姑爷,千万不能吃鸡头,因为鸡像征凤,吃了凤头,丈母娘当然不高兴。主人“请菜”一次之后,客人要将筷子轻放桌上,不能搁在碗上或盘上。主人再依次给客人斟酒。斟酒时,右手提壶,左手按手背,表示是双手给客人敬酒。

主人提壶到身边时,客人应持杯起立,用手按住酒杯,歉意地说:“量小!量小!”主人则殷勤劝酒:“升起来!升起来!”客人能饮,则饮尽再添;不能喝,则随杯添酒,下轮敬酒,主人便不再劝了。依次斟满数轮后,主人口称“舍命陪君子”,殷勤劝酒。嗜饮者不醉不快,但主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醉的。

酒过数轮,客人表示不再饮时,即可开始吃饭。不会饮酒者一般不宜先吃饭,因为这会扫别人的酒兴,所以应吃菜作陪。主人和客人都说“先用饭时”时,自己则歉意地说“莫怪,冇陪”,自称“饭桶”,便可添饭。主人要给客人添饭,饭要添满,双手递接。如果自己是晚辈,应自己添饭。

添饭时,千万不能让饭勺将饭甑刮响,因为听见响声,别人会以为没饭了,主人会不高兴。大家开始吃饭时,主人会说“冇菜莫吃白饭”,客人应说“桌子太小了”,意谓菜多放不下。吃饭时,主人也会殷勤地劝菜,说“赶滚”,意谓趁热;说“伸长筷子”,意谓可站起来夹菜。有道是“主人不引客不尝”,一切都是很有秩序地进行着。

只有当主人说“大家随意”之后,客人方可随便夹菜。吃饭时不能讲话,不能伏在桌上,应一手端碗,一手持筷,两手稍稍并拢,以防影响他人。吃饭是不兴倒汤的,俗话说:“贼怕捉赃,菜怕倒汤。”因为倒了汤的菜没味道,同时也说明菜少不够下饭,会让主人不高兴。

吃完下桌时,应轻放碗筷,对大家说:“大家慢吃!”大家则说:“我们吃得多!”若主人劝饭,会说“冇菜吃饱饭!”客人则说“我们吃得快!”不想再吃了,应说“有了”、“吃饱了”,忌讳说“不吃了”、“吃不得了”。如果大家都下了桌,只剩你一人在吃,你应自我解嘲地说:“我背桌子了!”主人会说:“哪里,还有我呢!”主人一定要吃得很慢,只有所有的客人都吃完了才能放碗。

出门做客,路近,一般吃过晌午饭便回;路远,顶多住一夜再走。无论路途远近,主人必殷勤留宿。有道是“站客难留”,若客人执意要走,主人也不会勉强,临行前,主人将客人作“配件”的次礼送回,另送毛巾、手帕、换茶、点心、花生、瓜子之类;客人中若有小孩,主人必用红纸包一至五元压岁钱;若是首次上门的新客,主人回礼更有讲究:男客多回鞋袜,女客多回衣料。

然后主人送至村口,宾主话别,若是新客,还要打爆竹送行。主人说“慢走”,客人说“多谢”;主人道“又来”,客人说“去玩”。此呼彼应,非常热情。客人走远了,主人方能进屋。

樊明芳:年5月生,奉新仰山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宜春市诗词学会理事、奉新县楹联诗词学会会长、中学高级教师。曾任奉新二中校长、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奉新一中副校长、《奉新县志》副主编等职。

出版过《名胜古迹楹联选》《古今特长联译赏》《奉新风物》《百丈禅话诗文》和奉新文化系列丛书(8本)等专著,发表过《中国长联初探》《怀海与禅门规式》《张勋墓葬陶仙岭》《趣联大师刘师亮》《唐宣宗在奉新的奇闻逸事》《华林胡氏源流及其祖居考》《新吴侯涂钦的生平及其墓葬考》《司马头陀其人其事》《百丈寺的历史沿革》《浮云宫的历史沿革》《颖学弘敏在奉新的经历考述》《八大山人在奉新的活动轨迹考述》《杨万里知奉新的经历和诗歌创作散论》等百余篇文章。

欲获取樊先生著作

请联系: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需多少钱
儿童白癜风治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